相敬如“兵”,這撥地導人的導彈情緣
彈起靶落1 吳彬 攝 |
你若問一個新戰士,是什麼讓他交出自己的十七歲、十八歲?你若問一個退伍老兵,又是什麼支撐了他那些艱難燦爛的歲月?我說不清,可作為地導人,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情有千千“劫”
這是一個發射前夜。
與導彈“告別”成了地導營的“傳統”。二連戰勤班全體集合,向陪伴他們訓練多時的“老伙計”敬禮,並把最好的願望吶喊向天空:“老伙計,打准點兒。”
面對每一次“撤、走、進、打”,每一次鍵盤布陣、熒屏練兵,每一次提起“全營一杆槍”,每一次“彈起靶落”的喜極而泣,這撥人單單比別人多了一點“痴魂”。對於裝備,他們也有自己的“三個絕對”、“三個相信”。
任務地高溫、風沙大,對人和兵器都是一項巨大考驗。帳篷被風一卷就會飛上天去,一個詼諧卻感動的場景就出現了:一群人在裡面商討布局、研究對策,一群人在外拉住帳篷、拽住支杆。沙子隨風堆出沙丘,屋內黃沙覆蓋,老天爺永遠不會和人商量他的“行程安排”。而那一頭的“海歸”兵器,即使經歷了各類“日維護”的精心呵護,還是少不了自己的“小脾氣”,鬧了一出“水土不服”。
某次任務期間,總工賀立華和他的戰友們就經歷了這樣一個“緊急一小時”。馬上開打,突然高壓打火出了問題,雷達后面的高壓線斷了,少一相電。兩個故障“雙管齊下”,讓人緊張的捏了一把汗。經驗豐富、手法老道的賀總工內心一樣焦急。一系列“手法處理”正在緊張進行,此時離導彈發射隻剩下十分鐘。人心忐忑又期待不已,功檢后,導彈一舉發射並命中目標。尾焰拖拽而出的痕跡,全營上百號兄弟擁抱吶喊,高舉戰友拋向天空……那些在艱難中緊握的手,那些因為導彈攥出的熱情,都在這一刻淋漓盡致。
對於兵器和人來說,維修保養的經歷就是一個“取經”的過程,更是一個“熔爐再造”的全新經歷。從引進裝備到自主操作保養到逐步摸清性能“門道”,隨著工作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隨時檢修排故,發揮兵器最大潛能,隨時准備拉出就打,檢驗部隊復雜條件下應戰能力,也成了一項必備技能。
某次演習中,雷達出現臨戰故障,部隊又未攜帶專業的保障備件,“沒有工具就想方設法就地取材,絕不能讓兵器在戰場上‘趴窩’!”缺乏設備,他們請教隨行保障的工廠專家,仿造車間中的專業工具,自行改裝了一套維修設備。缺少備件,他們就從隨隊的保障車輛中一輛輛的檢查,挑選出質量最好的軸承進行改裝,使用國產潤滑油配合保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次棘手的裝備故障出人意料的成為了一次國產化備件保障能力的臨戰檢驗,而且還交出了讓人驚艷的“成績單”。
這讓現場指揮的賀立華感到十分欣慰:“從克服惡劣環境,到臨戰搶修,再到國產備件保障,演習場上的各種情況,充分証明檢驗裝備性能和部隊戰斗力的最佳地點還是戰場!”隻有在平時勤磨“尖刀”,才能在戰時當“刀尖”。
“領頭雁”助力夢想銜接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這個詞成了該團對技術骨干的統稱,時間久了,成了一個“時髦”稱呼。堅持一天容易,堅持一個月、一年,幾十年……父輩年紀的老助理們在他們熱愛的專業領域發揮著“工匠精神”。他們堅信,每一枚導彈都是自己的“兒子”,做好每一次測試就是自己做“父親”的責任。每當“老師”們走進陣地,官兵眼中盡是期待之情。解決實際問題,與官兵耐心交流工作心得,講述自己任務經歷的各種“小尷尬”,讓教學氛圍變得愈發生動。而“老師”們對於裝備的認真和對未知知識領域的渴求常常讓在場的官兵深受鼓舞。“三人行必有吾師”,“老師”們也常常和官兵們探討新的技術難題,一個動作可能要重復上千次,要保証上千次中不走樣。為年輕同志“打樣”的過程,本身就是在為自己砥礪強能。
而面對交裝問題,用賀總工的話來說:“裝備交裝不是裝備退役,我們要讓它風風光光的再次擔負其他戰備值班。”大家從頭梳理裝備特點、技戰術性能,以及一些“小脾氣”、“小個性”,“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問題多”,排除所有故障,隻要能找到配件,走遍全中國也要配置解決。爭取“零瑕疵”對接,就是我們對兵器的“敬畏之情”。憶往昔崢嶸歲月,經歷大批人才裝備的培訓、分流、交接,賀總工隔著這些年的辛苦路往回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人才建設現已作為黨委一項重點工程建設,分流289人次,為整個兵種部隊建設做出貢獻,成為名副其實的導彈部隊的“人才搖籃”。看到曾經的“老伙計”和“小徒弟”相繼出師,到新的崗位再次履職,一種朴素的成就感由然而生。
隨著對士官隊伍的重點培養,士官操作班子的相繼成立,骨干隊伍已可以自主進行施教幫帶,涌現出一大批技術過硬、專業精通的“種子選手”,逐漸成為各自領域的“兵專家”,在地導部隊刮起一陣“雁陣效應”。年輕骨干成長的“快車道”不斷打通,干事創業的障礙不斷清除,汲取充電的渠道不斷拓寬,這種“走出去,請進來”的“開放”模式,將讓知識儲備和人才培育“互通有無”的情懷持續發光。 (孫天依、 趙潤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