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洲際導彈攔截試驗成色幾何?
美國國防部導彈防御局稱洲際導彈攔截試驗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就”,但也有輿論認為該試驗“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美國這一洲際導彈攔截試驗究竟成色幾何呢?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美國洲際導彈攔截試驗成色幾何?
■解放軍報記者 龐清杰
美國國防部導彈防御局5月30日發表聲明說,美軍首次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獲得成功,並宣稱該試驗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就”,但也有輿論認為這“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那麼,美國這一洲際導彈攔截試驗究竟成色幾何呢?
保衛本土的戰略反導系統
自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借口“9·11”事件宣布美退出《反導條約》后,美國在導彈防御系統建設上便不斷“放飛自我”,進行的一次次試驗看得人眼花繚亂。此次試驗之所以引起輿論關注,實則是因為其在美國整個反導體系中所佔據的重要位置。
提及此次試驗,陸軍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岳鬆堂給出的關鍵詞是“戰略”。他介紹說,美國的反導系統大致可分為海基系統和陸基系統兩種。海基系統是指發射“標准”系列攔截彈的“宙斯盾”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陸基系統則可分為三類,戰術層面上是“愛國者”系統,主要攔截射程在1000公裡以內的近程彈道導彈,戰役層面上是“薩德”系統,主要攔截射程在1000公裡至3500公裡的中程彈道導彈,而在戰略層面上則是此次試驗的陸基中段防御系統,主要攔截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這屬於戰略力量,起的是威懾作用。”岳鬆堂強調。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工程師徐青給出的關鍵詞則是“本土防御”。徐青介紹,美國導彈防御系統按照攔截階段可分為助推段攔截、中段攔截和末段攔截。助推段攔截需在導彈發射后1至5分鐘內完成,難度非常大,目前美國還在研究階段。“愛國者”和“薩德”系統都屬於陸基末段攔截系統,無法保衛美國本土安全。而此次美軍試驗的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屬於中段攔截,需要在導彈發射后20分鐘內完成,攔截點在大氣層外,攔截高度可達2000公裡。徐青說:“陸基中段防御系統是美國用於保衛本土的戰略反導系統,其任務就是在大氣層外攔截處於中段飛行的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
重點試驗殺傷飛行器
陸基中段防御系統主要由陸基攔截彈、天基預警衛星、改進的早期預警雷達、X波段雷達以及火控通信系統五大部分組成。
這一反導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早期預警雷達和海基X波段雷達發現並跟蹤洲際彈道導彈,火控通信系統收到目標跟蹤數據后制定攔截方案,指揮發射陸基攔截彈。攔截彈在進入太空后分離出外大氣層殺傷飛行器,后者在自身傳感器和地面雷達數據的導引下鎖定目標,通過直接碰撞殺傷方式摧毀目標。
岳鬆堂說,陸基攔截彈是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核心,也是美軍此次試驗的重點。此次測試版陸基中段防御系統更新的,也正是殺傷飛行器的發動機。他解釋說,在這個試驗中,不管是井式發射還是X波段雷達,技術都相對成熟,主要還是要解決陸基攔截彈或者說殺傷飛行器的問題。
徐青也認為,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技術核心和難點,主要在於陸基攔截彈上的外大氣層殺傷飛行器。他介紹說,目前,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殺傷飛行器已發展到第二代(CE-2)。CE-2於2008年開始部署,但在2010年的兩次攔截試驗均以失敗告終。同年,美國啟動CE-2 Block1的研制工作,試圖重新設計殺傷飛行器,但最終隻進行了有限重新設計,具體工作包括研制了新的姿/軌控系統,提高了該殺傷飛行器制導系統的機動性與可靠性,並對電氣系統進行了改進。此次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是美軍對新設計的CE-2 Block1首次進行檢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