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雪域國門,這群兵忠誠血性立軍威

——南疆軍區紅其拉甫邊防連忠誠履行衛國戍邊使命紀實(一)

閆嘉琪 馮博 王洪飛
2017年06月12日08:50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正在執勤。

潔白狂野的雪山,黝黑青春的面龐,二者相生於祖國南疆的帕米爾高原。

紅其拉甫邊防連,一個小小連隊,卻與“一帶一路”“邊疆防衛”“中外友誼”等多個宏大主題緊密相連。

頭痛欲裂中,記者鼻子裡插著氧氣吸管,聆聽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講述他們戍守邊疆的故事。年輕的官兵話語朴素,不善抒情,卻讓聞者心潮起伏、動容抹淚。

與官兵們一起巡邏時,短短數公裡就險象叢生的經歷,讓記者深刻體會到了高原軍人的赤膽忠心和血性擔當,難以想象他們巡邏邊境如何能夠騎著牦牛攀上一座座陡峭冰峰、跨越一道道冰河險灘……

這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衛國戍邊模范連”榮譽稱號,先后榮獲“基層建設標兵連隊”“邊防執勤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榮立集體一等功5次,集體二等功6次,集體三等功11次。

雪山冰峰,見証官兵對黨忠誠

有一年9月,巡邏路上,紅其拉甫邊防連時任連長楊波在山崖上探路時,不慎摔下懸崖,幸虧被一塊兒巨石擋住,停止下滑,卻當場昏迷,生死未卜,戰友們趕緊將他送往山下。途中,楊波醒來,他第一句話就問:“到點位了沒有?”聽說正在送他返回時,堅決拒絕下山,繼續爬向山頂。拼命爬到界碑前,楊波用顫抖的手握著毛筆為界碑上“中國”二字描紅。那一刻,所有巡邏官兵脫帽敬禮,齊唱連歌,冰雪為之動容,山石為之顫動。

紅其拉甫,塔吉克語中意為“血染的通道”。地處海拔47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空氣中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紫外線輻射強,終年積雪,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寒季長達8個月。

坐車駛往紅其拉甫的中巴公路上,隨著高山由灰黑逐漸變為雪白,記者的頭腦則由昏沉發蒙變得漲痛欲裂,由身輕如燕變得肌肉酸痛若病。

有人做過測算,在高原守防,即便是躺著不動也相當於在平原地區負重30公斤。

紅其拉甫是一個令弱者望而生畏的地方,也是強者精神生長的沃土。

“我們缺氧不缺精神!”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如是說。

駐守紅其拉甫的官兵,對黨的忠誠信仰如雪山般純潔堅定。在嚴寒缺氧、生死難料的惡劣環境下,他們始終堅忍不拔地駐守在雲巔之上,與險相伴,以苦為樂。

2014年5月一個夜晚,救護車呼嘯著將昏迷的機要參謀喬洪潮送往400公裡外的醫院。當主治醫師的手術刀劃開肚皮時,喬洪潮腹腔內積留的膿液噴射而出,在場的醫護人員驚呆了……在此之前,慢性闌尾炎發作的劇烈疼痛折磨著喬洪潮,他忍著劇痛抄寫報文,數次暈倒。由於大雪封山,團裡接替他的機要參謀好幾天以后才趕到。迷糊中,他向拿著電話准備向上級匯報的連長說:“連隊目前隻有一名機要參謀在崗,近期任務繁重,我不能離開。”

“我在山上呆了18年,可以說把青春獻給了高原,不后悔。”事后,聊起自己的經歷,看著比同齡人蒼老的喬洪潮語氣平靜而堅定。

陸軍邊防某團政委胡晨剛說:“‘扎根帕米爾,忠誠戍邊關’是紅其拉甫邊防連歷代官兵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也是南疆軍區部隊‘熱愛邊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喀喇昆侖精神的具體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雪域高原上哈氣成冰,如廁竟然曾是邊防官兵面臨的一大難題。這裡還有很多普通民眾無法想象的困難:吸氧難、洗澡難、用電難、取暖難、如廁難、擇偶難、看電視難……紅其拉甫當地有首歌謠:“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飯菜蒸不熟,氧氣吃不飽”,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

這些年,為改善邊防官兵守防條件,上級機關不斷加大投入。紅其拉甫邊防連駐地條件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官兵們住上了新營房,吸上了床頭氧,吃上了新鮮菜,用上了長明電,聯上了信息網……邊防線上也布設了視頻監控系統,各前哨點位的情況一目了然。一代代邊防軍人盼望的健康守防、快樂守防、人文守防一一變為現實。

新時期的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更加堅定了扎根高原的決心,把黨和人民的關懷轉化為戍邊守防的強大動力。

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在國門附近巡邏。

國門要道,丹心維護國威軍威

5月下旬的一天,記者一行來到紅其拉甫口岸。該口岸地處海拔4700米高山之巔,被稱為“雲天裡的國門”,中巴公路從這裡穿過。這裡是通往巴基斯坦以及中亞、西亞地區的黃金通道,口岸每年開放8個月。據隨行人員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國門口岸的商業往來和旅游參觀人員成倍增長。連隊官兵承擔的使命光榮而艱巨。記者看到,在口岸執勤的戰士軍姿嚴整地站在哨位上,眼神警惕地掃視著來往人員和車輛。

連隊駐守的邊境地區位置重要,官兵面臨著多種考驗。

在紅其拉甫邊防連,軍姿站不好,不上國門哨﹔武藝練不精,不當國門兵,成為每一名官兵的自覺追求。他們以良好的軍人素養,為祖國代言,為軍旗增威。

今年4月,200余名巴基斯坦游客迎著刺骨寒風參觀界碑,下士李世龍請纓擔負警戒任務。他手持鋼槍,昂首挺立,下哨時身體被凍僵,好半天邁不開腿,無法挪步。事后,有人問他,“當時你就不能活動一下嗎?”李世龍回答說:“站在國門前,我就是一座界碑,一舉一動代表著祖國的形象,決不能有絲毫差池。”

近年,邊防線一帶生產、施工和放牧的人比較多,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很多,而且人員成分復雜。在這裡守衛國門,官兵們既需要練就一雙雄鷹般的銳眼,更需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堅持原則。

去年8月的一個狂風暴雪天,一輛國際旅游客車准備進入我國境內,駕駛員的助手拿著同事的護照,想蒙混過關,被連隊執勤的戰士巴特爾發現,當即要求其返回。客車駕駛員拿出10條外國高級香煙要塞給巴特爾,請求放行,被巴特爾堅決拒絕。那人百般無奈,隻好返回。

近5年來,先后有30多名過境人員攜帶的禁運物品被我邊防官兵查獲,官兵攔截企圖越界人員400多人次,連續22年無邊境涉外事件。

“連隊戍守的紅其拉甫通道,是連接中巴的咽喉要地和經濟廊橋,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具有特殊地位。扼守戰略要地,連隊官兵們忠誠使命,堅決維護國家利益,鑄就牢不可破的邊關屏障。”陸軍邊防某團政委胡晨剛如是說。

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巡邏途中。

界碑戰位,記錄官兵血性擔當

連隊防區巡邏執勤點和重要觀察點都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冰峰雪嶺,巡邏和執勤異常艱難。

“走一趟吾甫浪溝,就懂得了邊關。”紅其拉甫邊防連前指導員王烈說。

吾甫浪溝,塔吉克語意思是“艱險的河谷”。每年一次的吾甫浪溝巡邏,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這條巡邏線往返全程392公裡,蜿蜒在帕米爾高原與喀喇昆侖山的雪線之間,途中要翻越8座5000米以上的達坂,30多次穿越冰河,途中有幾處近乎垂直的陡坡,一路上隨時可能遭遇泥石流、暴風雪、雪崩、山洪和野獸的襲擊,是全軍陸地邊防執勤點路途最遠、路況最險的巡邏路線之一,也是全軍唯一一條隻能騎牦牛執勤的巡邏線,被稱為“死亡之谷”。

有一年,連隊巡邏分隊巡邏到溝口克勒清河時,突遇山洪,水面寬100多米,雪水夾帶著泥沙直沖而下,騎著牦牛走在隊伍最后的軍醫楊海波,被大浪連人帶牛一起沖走,短短兩分鐘時間就被沖走300多米,在下游河道寬闊處才被戰友們救上岸。為銘記這次生死經歷,楊海波用十字鎬在一塊兒大石頭上刻下“生還留存”四個大字。

數十年來,連隊巡邏途中有百余名官兵掉入冰河、山谷和雪坑,牦牛都累死了7頭,還有十多頭牦牛摔下懸崖陣亡。

由於氣候原因,每年隻有中秋節前后可以進出吾甫浪溝,往返一次少則10天,多則1個月。巡邏路上,連吃飯、睡覺的基本需求也經常遇到很大挑戰。

吾甫浪溝的巡邏路上,沒有任何補給,官兵們出發時需要攜帶足夠往返所需的干糧。2010年9月的那次巡邏中,官兵們把為返回時預備的馕餅和大米等糧食埋在山坡上,熟料卻被狗熊吃了個精光,10名巡邏官兵隻能靠僅剩的幾袋方便面和一個馕餅充飢。官兵們餓得渾身發虛,兩眼發直,好幾個戰士從牦牛背上摔下來。年齡最小、體質最弱的新兵馮京甚至昏迷了過去,等他蘇醒,指導員王烈把剩下的最后一點馕餅全部送到馮京的嘴邊。當臉色灰黑的官兵踉蹌著望到遠處國旗的那一刻,所有人熱淚盈眶。

2016年7月1日,連長楊映偉帶隊巡邏海拔5283米的點位時,夜裡熟睡中遇到狼群襲擊。楊映偉冷靜地給大家安排好應對方案后,點燃自己的棉大衣,揮舞著呼呼冒火的大衣沖向狼群,其他戰友們拉動槍栓並大聲叫喊,對峙中,狼群最終被嚇跑。

“那一刻,我懂得了戰友情、官兵愛。在最危險的時候,在面對生死考驗的時候,那個把生的希望留給你,把危險留給自己的人,就叫做戰友、兄弟!”戰士侯帥說。

軍人生來為打仗。作為海拔最高國門的守護者,該連官兵始終以鍛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高原鐵拳”為目標,立足實戰,苦練軍事技能,錘煉執勤處突本領。

“啪啪啪”,一天凌晨,突然響起幾聲清脆的槍聲,隨后警鈴大作。“營區遭遇襲擊。”睡夢中驚醒的官兵迅速起床,領取武器,短時間內按照預案和現場指揮,進入各自戰位,布下反偷襲作戰的陣勢。

“太逼真了,完全沒想到是演習。”提起那次營區反偷襲演練,中士丁文濤深有感觸。像這樣不打招呼的戰備演練經常在連隊上演。近年來,連隊完善戰備預案,著力加強應急處突演練,還協調駐地公安、武警、民兵按期開展邊境防控聯合巡邏等演練。官兵們時刻緊繃著一根打仗的弦,眼睛裡始終有敵情。

那年,連隊奉命抽組人員進駐海拔5200多米的點位執行任務。連隊官兵紛紛請戰,19人寫下血書,堅決要求參與行動。在長達半年的封控期間,官兵們爬冰臥雪,戰天斗地,用血肉之軀構筑起流動的邊關安全線,圓滿完成任務。

2004年8月,“友誼-2004”中巴武裝力量聯合反恐演習在防區舉行,連隊官兵傾力保障、全力配合,用實際行動為中巴友誼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枕戈待旦,刀不入鞘。多年來,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在現實任務和各種考驗面前,忠誠履行使命,出色完成了邊防巡邏、戰備執勤、邊境封控、國防施工等多項重大任務,在上級組織的邊防執勤能力評估考核中,多次奪得第一,連續35年無事故、無案件、無涉外事件,在雪域邊關筑起了一道鋼鐵屏障。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