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深情融雪域,友誼撒高原

——南疆軍區紅其拉甫邊防連忠誠履行衛國戍邊使命紀實(二)

閆嘉琪 馮博 王洪飛
2017年06月13日08:40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連隊官兵在巡邏途中互相幫助翻越雪山達坂。

紅其拉甫邊防連,駐守帕米爾高原,駐地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這裡山高谷深,冰峰林立,空氣稀薄,狂風暴雪,條件艱苦。連隊官兵與荒涼相伴,並肩戍邊,患難與共,結下了難以割舍的戰友深情。在長期的守護中,連隊官兵與與駐地百姓魚水情深,互幫互助,與鄰國友好相處,友誼深厚,留下無數守邊護邊的佳話。

同心奮進,聚起強大戍邊內力

中士楊永雙到連隊不久,母親就被確診為癌症不幸離世,家裡債台高筑。母親過世后,楊永雙悄悄向戰友借了1萬塊錢處理后世。連隊得知小楊家裡的情況下,組織捐款2萬多元,幫助戰友渡過難關。

“在雪山哨卡,愛兵就是愛邊防。這是連隊干部骨干形成的思想共識,早已內化為自覺行動。”指導員王立說,每次執勤歸來,連隊都要給戰士備好辣姜湯、白糖水和熱湯面,驅散身上寒氣,呵護戰士健康。

“一輛摩托車急速向國門方向駛去,行跡十分可疑!”連隊官兵迅速領取武器,前出處置特情。“這下完了,要打仗了!”生性膽小的新兵楊建剛心裡有些害怕。班長周林平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拉到自己身后。指導員也鼓勵他不要緊張。

當連隊包抄截停可疑車輛后,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下車徑直朝連隊官兵走來,對官兵的警告置若罔聞。在距離十米左右時,男子把手伸向風衣內側。情急之下,楊建剛突然從側面沖了出去,摁住了那名嫌疑人,一隻手狠掐住對方脖子,另一隻手抓住對方伸向懷裡的手。戰友們也迅速沖上去,制服了嫌疑人,並從其身上搜出了一把20多厘米長的管制刀具。

“我自己都對自己定行為感到震驚,是班長、指導員和戰友的鼓勵和保護激起了我的能量,那一‘扑’,真的使我長大了。”楊建剛如是說。

在連隊,戰士的成長進步不光是他們個人的事,而是每名干部骨干共同的責任。

蒙古族戰士巴特曹克圖想考軍校,但感到自己漢語基礎差,曾一度放棄了考軍校的念頭。連隊為此安排軍醫羅輝、排長高翔為他補習功課,其他戰友還主動為他分擔執勤站哨任務,幫他擠出學習時間。最終,巴特曹克圖如願實現了軍校夢。離別時,他動情地說:“最苦最累是紅其拉甫,最真最愛也是紅其拉甫,畢業后,我還要回紅其拉甫與大家並肩作戰。”

“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干勁。”連隊黨支部“一班人”始終巡邏、戰斗時沖在最前頭,在他們的感召下,全連官兵見困難就上,見紅旗就抗。

那年10月,巡邏分隊前往47號點位巡邏。途中突遇暴風雪,當時臨近傍晚,能見度不到2米,一道懸崖橫在巡邏隊員面前,厚厚的積雪將道路掩埋。緊要關頭,時任指導員井海濱將背包拴在自己腰間,一頭交給戰友,沿著峭壁一點點摸索著往前走。突然腳下一滑,掉進了2米深的雪坑。大家將他救起后,爭著要替下指導員當“路標”,井海濱死活不同意,繼續走在隊伍最前面,帶著大家向前走。

連隊風清氣正,官兵團結一心。在連隊,凡是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一律在陽光下運行。從選拔學兵、配備骨干,到士官晉選、干部體制,從入黨、立功,到考學提干……連裡從來都是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去年9月,連隊確定黨員發展對象,“才子”李汶沛和“老黃牛”柴聖雄成為競爭對手。有人覺得,李汶沛是指導員老鄉,勝出把握會更大一些。結果,支部嚴格按照程序走下來,柴聖雄綜合素質更突出,被吸收為預備黨員。

近3年來,連隊選取士官32人,發展黨員28人,立功受獎52人,從沒有出過一匹“黑馬”,上下服氣,人人滿意。

“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個人”巴亞克為新戰士講述巡邏故事。

魚水情深,互助締結團結之花

“我們邊民和邊防連官兵是一家人,部隊需要牦牛,老鄉給提供,老鄉遇到困難時,喜歡找部隊,官兵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在接受採訪時,巴亞克老人說起村民和部隊官兵的友誼時特別興奮。他還感慨說:“解放軍的好太多了,說也說不完。”

巴亞克老人一家與紅其拉甫邊防連的情誼堪稱傳奇。早在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剛剛成立時,巴亞克的父親凱迪拜克就自告奮勇,為連隊官兵當向導,為部隊提供牦牛,解決了官兵們巡邏“死亡之谷”——吾甫浪溝的大難題。

1972年,巴亞克從年邁的父親手裡接過接力棒,在之后的40多春秋裡,他無數次為巡邏戰士當向導,與官兵們一起攀雪山、涉冰河。為救戰士性命,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的頭上、腿上、肩膀上都留下巡邏受傷的疤痕。

2011年5月,因巡邏落下病根的巴亞克老人又把接力棒傳給了他的兒子拉齊尼。如今的拉齊尼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護邊員,深受官兵喜愛。

記者了解到,巴亞克一家為給邊防戰士做向導,家裡先后有十幾頭牦牛在巡邏途中墜崖或葬身雪谷,上百隻羊因照管不力被狼叼走,他的父親、母親和妻子3位至親在他巡邏途中離世。

巴亞克一家祖孫三代60年,義務為邊防官兵當護邊員,在當地傳為佳話,為西北邊疆安定團結作出很大貢獻。國務院在2005年和2009年兩次授予巴亞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先進個人”,而拉齊尼在2015年被國務院評為“愛國擁軍模范”。

2008年2月,紅其拉甫發生了近40年罕見的特大雪災,當地牧民房屋倒塌,有的牲畜被凍死,數十戶人家面臨斷糧的困境。連隊官兵當即組織4個小分隊,出動100多人次,挖雪開路20余公裡,同牧民一起搶險救災。在連隊官兵的全力幫助下,這場特大雪災沒有造成一位牧民傷亡。

紅其拉甫邊防連駐地地處偏遠,貧困落后,牧民居住分散,缺醫少藥,就醫治病是當地百姓的巨大難題。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擔起了責任。連隊歷任軍醫都有一個特殊職責,那就是當好防區牧民的健康“大使”。軍醫劉忠銀,在駐地自學針灸技術,為給牧民看病跑遍了防區每一個氈房,為600余名群眾送藥施診,挽救了2名病危人員的生命。

兵心換民心,連隊官兵與駐地民眾相依相靠,結下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連隊官兵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廣大牧民深受感動,以實際行動對邊防事業給予鼎力支持。可以說,這裡人人都是連隊的編外“哨兵”,戶戶都是官兵的營外“兵站”。許多官兵一聽說官兵要組織邊防巡邏,便爭先恐后給官兵當向導,提供自家牦牛供官兵使用。

中巴兩國邊防軍警正在進行巡邏。

扶危助困,展現威武文明風採

雪山冰峰,國門古道,牦牛旱獺,對於首次到紅其拉甫的人來說,這裡的狂野、壯美令人驚嘆。近年來,來紅其拉甫旅游的人員、車輛持續增加。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然而,絕美之地又往往與危險並行。

2015年11月26日下午16時許,在紅其拉甫達坂我側距邊境1公裡處,一輛發往巴基斯坦蘇斯特的國際大巴車發生側翻,人員被困,情況危急。這一情況正好被巡邏的紅其拉甫前哨班官兵發現。在沒有任何救援工具的情況下,官兵們奮力營救,經過3個小時的苦戰,32名外國乘客被全部救出。見部分年邁游客衣服單薄,連隊官兵還脫下大衣,給老人披上。外國游客非常感動,紛紛豎起大拇指。

2014年3月,一輛商務車因車速過快,不慎落入路邊壕溝。獲知情況后,時任連長張國亮馬上帶著10余名官兵趕到現場,調來哨所鏟車,將4名滿臉血跡、無法動彈的游客一一救起。由於救助及時,受傷游客很快脫離危險。

邊境直接關系國家安全,作為守衛邊境國門的衛士,連隊軍人執紀如鐵,絕不給不法之徒任何可乘之機。

一次,一名外國青年未持有效入境証件想進入我國境內。中士孟中偉將該青年截住,向其講述邊防政策,要求其迅速返回。對方看難以蒙混過關,便從衣袋裡掏出一沓鈔票往孟中偉手中塞,希望他能放他過去,遭到孟中偉嚴詞拒絕。外籍青年看無機可乘,隻好悻悻而返。

這樣的事情,紅其拉甫邊防連很多官兵都曾遇到過,但從未有人見利違紀。他們始終堅守一句諾言:“一身正氣守國門,千金開道難通關。”

這些年來,連隊先后營救遇險車輛10余台,救助國際友人60余人。在長期的守防中,他們先后為近千名往來客商游人扶危解困,拒收現金、謝絕禮品達200余次,始終以威武文明的形象展示著國門衛士的風採。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