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海軍遠海訓練向常態化實戰化體系化邁進

2017年06月22日08:0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益陽艦艦載直升機執行空中警戒任務。代宗鋒 攝

5月27日,記者在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採訪,了解到的兩組數據引發了記者深思:去年退役的老式驅逐艦,服役30多年,累計航程17萬海裡,年平均出海僅30天,航程不足6000海裡﹔而入列僅3年的某新型驅逐艦,年平均出海200余天,每年航程都超過了3萬海裡。

沒有對比,就看不出變化。這組數據的背后,是海軍昂首闊步走向深藍、遠海訓練向常態化實戰化體系化邁進的真實寫照。

時值初夏,多支艦艇編隊正在不同海域進行實戰化對抗訓練。西太平洋某海域,來自東海艦隊的遠海訓練編隊分成“紅”“藍”戰斗編組,先后演練了艦機聯合反潛、實際使用武器等10余個實戰化課題。

東出第一島鏈、南下印度洋、西進亞丁灣……5年來,中國海軍兵力運用逐漸多元化、遠洋化、常態化。吸引外界關注的,除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頻率”的加快,還有“頻道”的轉換——2013年 “機動-5號”海上演習硝煙還未散盡,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就發文稱:“這次演習最讓外界關注的不是新裝備的集中亮相,而是中國海軍展示出的全新訓練模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軍按照習主席關於突出加強海上軍事斗爭准備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進由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相結合的戰略轉型,艦機部隊一次次突破島鏈、大洋礪劍,訓練兵力向合同作戰編組拓展,訓練海域向遠海大洋延伸,訓練方式向實戰背景下體系對抗拓展,走出了一條戰訓融合、遠海練兵之路。

“機動”系列實兵對抗演習,是推動海軍遠海實戰化訓練的“品牌”。在數萬平方公裡的演習海域,設置數十處演練區,從參演編隊起航開始,途中同步帶動海軍航空兵和機動岸導、觀通等岸基兵力進行實兵對抗,在復雜電磁環境裡,火藥味越來越濃。

2014年底,海軍三大艦隊演兵西太平洋。“紅”“藍”雙方依托現有作戰指揮體系和武器裝備,晝夜連續進行對抗演練。演習航線海域、兵力規模、持續時間、對抗強度創歷史之最,大洋反潛與綜合情報運用取得新突破。

今年2月,長沙艦、海口艦和綜合補給艦駱馬湖艦組成的遠海訓練編隊赴南海、東印度洋、西太平洋等海域,進行實戰化條件下聯合防空、保交護航、反恐反海盜和海上防衛作戰等課目訓練,有效檢驗了主戰艦艇遠海作戰能力。

出海就是出征,遠航就是實戰。海軍堅持利用各種有利時機,提升遠海實戰化訓練的質量效益。去年8月,結束“環太平洋-2016”任務的西安艦編隊,在返程途中與荊州艦遠海訓練編隊“狹路相逢”,在預警機、轟炸機等航空兵力參與下,隨即展開連續48小時的“背靠背”對抗演練。

礪劍深藍,新一代指揮員在風浪中砥礪成長。如今,大強度高難度的遠海實戰化訓練,把軍師級指揮員推向練兵備戰第一線,2/3的主戰裝備、80%以上的師團級指揮員經歷了遠海戰火硝煙的“洗禮”。

短評

在遠海大洋接受大風大浪的洗禮

在地球上,有很多看得見的“鏈”,如第一島鏈、第二島鏈。曾幾何時,很多中國海軍指揮員,最大的夢想就是早一天率艦沖出這些“鏈”,在遠海大洋接受大風大浪的洗禮。

今天,跨越這一道道“鏈”,對中國海軍來說,既是地理上的跨越,也是心理上的跨越,更是成長道路的跨越。礪劍遠洋大海,一位指揮員的話語充滿豪邁: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不應是束縛中國海軍發展的“鎖鏈”,而應是走向遠海大洋的“航標”。

不能制海,必為海制。不強海權,不強海軍,中國就沒有偉大的未來。向著深藍,我們將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李唐 陳國全)

(責編:韓笑(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