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情深:偉力源於軍民同心合力【3】
唐山群眾歡送大地震救援官兵
(三)多少年來,像“十送紅軍”那樣的感人場面不斷映入我們的眼帘。軍民魚水深情在流金歲月中不斷綿延和升華
新中國成立后,在革命建設時期,軍民魚水情在新的歷史年輪中,不斷匯入新的歷史篇章。
1976年,唐山大地震。10多萬解放軍指戰員,星夜兼程,火速奔赴唐山。當解放軍戰士把在廢墟中存活了13天的盧桂蘭抬出來時,現場沸騰了。盧桂蘭醒來后說的第一句話是:“解放軍萬歲……”“解放軍萬歲”,這可能是當時眾多陷入絕望又從子弟兵手中獲得重生的人們最直接、最質朴的心聲了。
九八抗洪
這樣的心聲,在過去幾十年裡,反復映入我們的眼帘,也一次次讓人內心充斥著朴實無華的感動。從1998年抗擊洪水災害到2008年擔負汶川地震救災任務,在一次次重大自然災害面前,人民子弟兵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生動詮釋著“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多少回,當人民子弟兵勝利完成任務,就要離開的時候,人們再次看到像“十送紅軍”那樣的感人場面。這樣的場面,見証著軍民魚水深情在當代綿延與升華。
除了在重大災難面前挺身而出,人民子弟兵還自覺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完成戰備訓練、站崗執勤等任務的同時,積極參加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為民造福、為國興利。從茫茫戈壁到遠海礁盤,從重點工程到扶貧攻堅,人們總能看到人民子弟兵的身影。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子弟兵先后參與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重點工程120多項,參加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項目540多項﹔參加支援西氣東輸等重點工程建設。與此同時,各級各地主動適應部隊實戰化訓練要求,在訓練場地征用、群眾疏散轉移等工作上下大力氣,組織裝備搶修、醫療救護等專業分隊伴隨保障﹔積極完善和落實擁軍優撫安置政策法規,本著拓寬“后路”、鞏固“后院”、扶持“后代”的原則,積極協調解決現役、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面臨的現實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