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當年的“霓虹哨兵”,如今的“霹靂尖兵”

2017年12月06日08:2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霓虹哨兵”到“霹靂尖兵”

  戰歌雄壯,掌聲如雷。11月29日,東部戰區陸軍某特戰旅首屆“十大霹靂尖兵”頒獎典禮“燃爆”全旅。

  雙雙接過“霹靂尖兵”獎杯,“南京路上好八連”指導員李旭和四小隊隊長魏德富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深深明白,這份榮譽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對我們的連隊意味著什麼。”兩位獲獎者滾燙的心裡話,道出了“南京路上好八連”官兵走進新時代、誓有新作為的雄心壯志。

  對一個來自榮譽連隊的兵來講,這份使命感榮譽感來得格外深沉厚重。

  就拿魏德富來說,7月,他代表連隊參加上級組織的特戰骨干集訓,在結業考核前一天訓練時,右腳被障礙劃出一道大口子,鮮血直流。第二天,他強忍疼痛完成所有課目考核,奪得武裝泅渡第一,被評為優秀學員。

  載譽歸來,行囊還未放下,又接到“獵人集訓”的通知。他二話不說背起行囊再出征,在高手如雲的集訓比拼中,奪得綜合第一及4個單項第一。

  “軍隊是要打仗的。”魏德富說,人人都爭當精兵,才能真正實現強軍。

  這份清醒堅定,源於八連官兵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刻理解,源於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源於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堅定追求。

  幾年前,八連由步兵分隊改為特戰分隊。今年4月,又從上海警備區劃歸特戰旅,成為一支新型特種作戰力量。

  從省軍區系統轉到集團軍系統、從守備部隊轉到野戰部隊,“從零開始”的艱難、“破繭成蝶”的陣痛,這次來得尤為猛烈。

  缺裝備、缺教材、缺人才,八連官兵不等不靠,主動承擔起步手槍應用射擊、應用攀登等多個險難課目的示范任務。

  轉型一開始,就險情不斷。一次步手槍應用射擊訓練,一名戰士在對不同距離、隨機出現的目標進行射擊時,不慎誤判,差點釀成事故。

  翻看接下來風險日漸增大的訓練計劃,個別人心裡打鼓,提議為安全起見可適當降低難度。連隊黨支部卻態度堅決,要達到“水深千尺能泅渡,山高萬丈敢攀登”的目標,不摔打怎麼行!不涉險怎麼行!

  事后,他們科學籌劃、精心組織、嚴密實施,為全旅步手槍應用射擊蹚出了新路子。

  縱是荊棘滿路,也是毫不退縮。一名戰士的艱難轉型,可以看作全連的一個縮影。

  盛夏時節,旅裡派出首批24名官兵到某老牌特戰部隊學習傘降,八連下士駕駛員朱建平主動請纓參訓。

  當時天氣又熱又悶。訓練離機定型動作時,往往需要採取半蹲姿勢,一蹲就是半個多小時。朱建平主動加練,蹲久了雙腿酸痛麻木,全靠意志支撐。好幾次中暑眩暈,清醒后爬起來再練……

  隨后的著陸定型訓練不僅艱辛而且危險,訓練不扎實,實跳中身體姿勢不正確,輕則骨折重則喪命。守著兩米多的高台,朱建平每天反復百余次跳下揣摩動作要領,經常練得雙腿腫脹,睡覺時不得不將雙腿架高。

  在這期間,隻有初中學歷的他,還啃下厚厚一本傘降教材,記下3萬多字的學習筆記。

  結業考核時,朱建平理論、操作全部優秀,被評為全優學員。學成歸來,他被營裡任命為傘降基礎課目負責人,編寫的傘降基礎訓練教案被納入旅教案庫,並下發全旅施訓。

  “瞄著第一練、盯著弱項補、看齊尖子追”,短短半年時間,八連人人掌握戰術手語、格斗、爆破、攀登等10項以上的特戰技能。

  前不久,該旅首次組織特戰等級評定,八連85%的官兵通過等級考核,在全旅建制連隊中名列前茅。

  1949年,陳毅在部隊進駐上海前曾告誡官兵:“野戰軍在別處打仗要野,可進了上海不能野”。如今,八連又重新“野”起來,真正做到了“軍事好,如霹靂”。

  行動的堅定、攻堅的意志,來自於思想和理論的成熟自信。

  組織“蒲公英”理論宣講小組,將十九大精神送到一崗一兵﹔走進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走進駐地看中國第一高樓詮釋的“中國奇跡”,看國產大飛機C919核心技術創新不斷攀升……“‘政治好,稱第一’,是‘好八連,天下傳’最重要的保証。”該旅政委儲愛軍說,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官兵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春風化雨般的理論熏陶,讓八連官兵看待問題的眼光和視野不一樣,認識問題的層次和高度不一樣,處理問題的胸襟和見解不一樣。

  其實,不管向哪走、不管走多遠,八連砥礪前行中,都懷著一顆永不忘卻的初心。

  八連連史館裡,木工箱、補鞋箱、理發箱的“三箱”傳家寶,已傳承到了第42代傳人。“為人民、幾十年”,不忘初心的八連官兵,用實際行動續寫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時代篇章。

  “感謝你們對我的悉心照顧,舍不得你們走……”依依惜別情,未語淚先流。11月底,八連官兵接力照顧41年的殘疾人胡紅根,冒著嚴寒,坐著輪椅來連隊為退伍老兵送行。“沒有八連,我活不到今天。”胡紅根動情地告訴記者。

  胡紅根3歲時患小兒麻痺症,生活難以自理。1976年,八連官兵開始照顧他。一開始,胡紅根稱八連戰士為“解放軍叔叔”,現在八連官兵稱他為“胡伯伯”。稱呼的變化,見証了一段幾十年生生不息、歷久彌堅的軍民深情。

  華燈初上,上海的夜,絢麗而靜美。夜色下,剛從南京路學雷鋒歸來的八連官兵,結合年終總結,加班梳理特戰訓練中的10多個難題,明確責任人,制訂時間表,向新的更高目標發起沖鋒。(陳廣照 黃超 代烽)

(責編:鄢玲淼(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