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2017中國軍工“滿園花開”

2017年12月29日08:5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不覺之間,2017年即將匆匆而逝。歷史之軸上這段並不算長的時間刻度,卻因所處時代的不凡而分外精彩。年終回眸,這些諸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軍工新聞,值得我們驕傲、回味和銘記。“加快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人民軍隊建設和戰斗力發展的貢獻率。”習主席在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長縈耳畔,強軍的征途就在腳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刻,中國軍工正緊緊扭住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闊步前進。

中國“智造”

頂天立地的干勁

這一年,舉目蒼穹,滿滿都是國產戰鷹高飛的掠影——

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長航時偵察打擊一體型多用途無人機“翼龍Ⅱ”一飛沖天,中國“智造”再推新作﹔練兵場上,空軍“紅劍-2017”體系對抗演習激戰正酣,空警-500預警機盡展霸氣雄姿﹔沙場閱兵,由直-10、直-19、直-8B等組成的陸上作戰群空中突擊梯隊“神兵天降”,雷霆出擊,讓陸軍插上了翅膀……

鏡頭切換到另一邊。繼運-20之后我國大飛機家族再添重量級成員,C919直沖雲霄、AG600御風而起,中國大飛機“三兄弟”藍天聚首,東方航空大國正向航空強國全力沖刺﹔殲-20首次以三機編隊的戰斗姿態接受檢閱、運-20成功接受濺水試驗、直-20飛越高原……放眼空天,全新的“20時代”已經到來。以天為幕,飛翼作筆,中國軍工人齊心協力,在廣袤的天空書寫改革強軍的宏偉藍圖。

我們將視野進一步擴大。海天相連之處,萬頃碧波之上,同樣寫滿驚喜。香檳酒洒艦艏,汽笛響徹長空,春曉時分,我國自行研制的首艘國產航空母艦順利下水,“大船”的夢想自萌芽順利生發,從藍圖邁向實景﹔國產新型萬噸級導彈驅逐艦首艦下水,我國自行設計建造新型訓練艦戚繼光艦、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艦接續服役……新生力量的不斷注入,讓人民海軍向著建設世界一流海軍的目標闊步前進。不可思議的速度背后,是中國力量和科技興軍戰略的真實投射。

中國“創造”鑄就金戈鐵馬,中國“智造”孕育大國重器。這一年,軍工領域百花齊放,讓我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偉力、創新的魅力。隨著高新武器裝備成體系發展,我軍戰略轉型正由量變積累向質變跨越,強軍夢也在一步步從夢想步入現實。

匠心支撐

精鑽細研的態度

成就偉業,要在得人。大巧不工,匠心筑夢。

7月的朱日和,鐵流滾滾,長纓如龍,恢弘的氣勢讓人心潮澎湃。利器不語,戰車無言,但沉默的精彩同樣令人心動。據統計數據顯示,建軍90周年閱兵的裝備中,近一半是首次參閱,而距離上一次勝利日大閱兵,尚不足2年時間。

有多少的驚艷令人贊嘆,就有多少的付出鮮為人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毛主席筆下的豪邁景象,在一代代軍工人的接力下,逐漸成為現實。中國“天眼”張目、“天舟一號”啟航、北斗三號衛星閃耀太空、深海潛水器屢屢刷新下潛紀錄……創新銳器的接踵誕生,離不開一大批軍工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匠心支撐。

這其中,有用毫米級精度細雕“天眼”“眼窩”,實現拼裝面板子單元邊界精准定位的技術負責人鄭元鵬﹔有從事航天動力燃料微整形工作30年,用堪稱完美的產品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時代楷模”徐立平﹔還有主持某型發動機燃燒室機匣裂紋“零熱量、零變形”快速修復技術,成為行業翹楚的首席技術專家孫紅梅……正是有了這些像他們一樣兢兢業業鉚在崗位上的“沉默砥柱”,才托起了新時代國防工業的“高樓大廈”。

這是一份厚重的名單。從我國核武器事業開創者、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創建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發展做出卓越功勛的著名物理學家程開甲,到用不竭的智慧助力海軍劈波斬浪,讓中國艦船技術實現國際領跑的院士馬偉明﹔從一輩子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殲-10之父”宋文驄,到被譽為“國之棟梁,大國脊梁”的殲-20總設計師楊偉……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令人肅然起敬,一段段塵封的往事令人聞之動容。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回顧這些棟梁之材的成長足跡,“長期”“常年”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高頻詞。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以他們為表率,軍工科技人才不斷涌現,技術能手迅速成長。瞄准開拓性領域、實現技術性跨越,一個個科研團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奮斗故事在中國軍工史上熠熠生輝。正是他們的執著努力,不斷為軍工領域注入強勁的創新動力。

質量自信

走向海外的底氣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以此形容即將過去一年軍工人的努力與探索,恰如其分。

VT-4主戰坦克首次亮相阿布扎比防務展﹔山鷹首架外貿飛機總裝下線﹔直-19E出口型武裝直升機首飛成功﹔“彩虹”無人機全球熱賣……這一年,我國軍工領域亮點紛呈,海外訂單不斷,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實現了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轉變。

高性能的軍事裝備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能否成功走向海外,對中國軍工行業來說,是躲不開、避不了的全新命題。

曾幾何時,“廉價”和“低端”是中國軍工身上兩個頗為難堪的標簽。得益於長期的技術投入和完備的工業體系,如今,中國軍工行業已實現從模仿制造到自主創造的“華麗轉身”,憑借成熟的技術和過硬的質量在海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戰車轟鳴、鐵甲馳騁,這一年,以VT-4主戰坦克、VN12履帶式步兵戰車、VN1型輪式裝甲車等為代表的外貿裝備,日益被國際市場了解和欣賞,海外訂單穩步增長。高光亮相的中國戰車,正以自信的姿態接受全球用戶的檢驗。

一花獨放不是春,滿園花開春滿園。從高性能計算機、高溫超導到量子技術、納米科學,從空天“戰鷹”到陸地“猛虎”,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強力推動下,中國軍事裝備走出國門,走向海外的底氣愈足、自信愈強。

這一年,我海軍噸位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新型訓練艦戚繼光艦滿載和平矚望,首次執行遠航實習任務﹔北斗三號衛星開始全球組網,為亞太區提供服務的精度已達米級,未來服務全球指日可待……

回望2017,中國軍工的成績單,收獲滿滿﹔展望2018,嶄新的歷史長卷,正等待軍工人用更多智慧,去書寫新的榮光。(星 辰)

(責編:俞奕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