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艦三度亮劍亞丁灣 展現我海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3】

走向國際,每名水兵都是中國海軍的“亮麗名片”
“第一次走出國門執行任務,我都不知道該和外軍談論些什麼。”回想起那年海口艦在泰國舉辦甲板招待會的場景,二級軍士長皇甫曉偉用腼腆來形容自己。
再談到執行第27批護航任務時,他自信地說,戰友們如今不但能和外軍交流自如,還能通過中英文雙語通信頻道值班,利用電子郵件、水星網、傳真等多種方式與中外艦船進行實時溝通。
想要成為新時代水兵,必須具備國際化素養。在一次多國聯合軍演中,燃機技師周帥曾作為士官代表,參加一場多國海軍交流座談會。“我們熟練的艦艇操縱和過硬的專業能力讓外軍很佩服,艦員們流利的英語口語更是刷新了他們的認知。”周帥說,海口艦艦員的高素質和扎實的訓練水平就像一張“行走的名片”,讓外國同行看到了中國海軍的新面貌。
“越專業越從容。”信號兵、女上士吉萍萍說,近年來,隨著執行中外聯演、海上維權和護航出訪任務的增多,官兵們見得多也經歷得多了,大方得體地對外交流,已成為一項基本技能。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艦黨委把每一次對外交流都當成“開放的軍事課堂”,常態開展“我與外軍比樣子”活動,靠泊外國港口前組織官兵學紀律、學英語、學民俗、學禮儀,引領官兵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利用艦艇開放日、甲板招待會等時機鼓勵官兵與外軍相互學習砥礪,既展示我人民海軍專業化素養,又拓展了官兵視野。
2017年1月24日,中國海軍第27批護航編隊緩緩駛入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港,碼頭早已拉起了歡迎中國海軍的橫幅,前來迎接的使館工作人員、華人華僑代表和留學生手中揮動著五星紅旗。
“軍艦是流動的國土,歡迎回家。”作為艦艇開放日講解員之一,教導員吳易灝陸續接待了300多名上艦參觀的華人華僑,每一個僑胞登艦后,都會感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飛速發展,感嘆中國海軍轉型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嘆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經濟建設發生的歷史性變化。
深受感動的吳易灝在當天的日記裡寫道:海口艦是幸運的,趕上了國家改革開放、強軍興軍、人民海軍大發展的好時代,而我也有幸成為海口艦的一員,走出國門,感受祖國和海軍的日益強盛。
“我們刻印在時代鼓點上的艦艇航跡,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實就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在深藍大海上的投影。”支隊政委胡姣明說,海口艦黨委深知,全身心投入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時代浪潮中,必須錘煉一流的專業素養、一流的打贏本領、一流的國際視野,努力增強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和水平。
“嗚——”出征的汽笛又一次響起,海口艦即將劈波斬浪駛向遠方,戰艦上再次奏起熟悉的旋律:“肩負大國責任,凝聚世界目光,中國海軍書寫歷史輝煌……”(黃子娟、李唐、 周啟青、王柯鰻)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