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破題之道,軍民融合觸角怎樣延伸【2】

3.一個學生可以帶動幾個家庭,怎樣通過家庭輻射全社會
八爪魚與犀牛鳥
今年高考錄取工作結束后,濰坊市國防后備生名校錄取率連續第4年攀升。“濰坊來的國防后備生素質高,知識全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位資深教授由衷贊嘆。
這也難怪。濰坊市曾多次邀請軍委裝備發展部、國防大學等單位專家授課。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是,聽眾不僅有黨、政、軍、企等各界人士,還有面臨高考的國防后備生。在濰坊軍分區的 “童光江”們看來,這是軍民融合對接輔導課,也是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
“我們組織開展活動大多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對高中生緊張的學習生活是一種有益調劑,讓他們學到國防知識,還能開闊眼界。”高密四中團委書記王子涵介紹,“國防后備生培養的八爪魚效應已經顯現,學生激發了報國熱情,增添了學習動力,還提高了學習能力。”
這個學校國防后備生王傳福的家長對此十分認同:“以前孩子休息時總是宅在家裡玩游戲,自從被選拔為國防后備生后,感覺像變了個人,性格開朗了,身體強壯了,學習成績也上去了,天天說要好好學習,好好鍛煉身體,將來當一名高科技偵察兵呢!”
伴隨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濰坊軍分區越來越深刻意識到國防動員與軍民融合之間的辯証關系:如果說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像一頭龐大的犀牛,那麼國防動員作為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就像犀牛鳥一樣依附於這個國家戰略,服從服務於這個國家戰略。可以預期,國防動員、國防教育依托軍民融合戰略,必將開枝散葉,結出累累碩果。
如今,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課程、教學、活動、管理、評價“五位一體”常態化機制,讓國防后備生培養工作日益贏得全社會認同,正在產生良好的輻射效應。
4.有意識汲取傳統智慧,為何還要創造性地借鑒國際經驗
地平線與新大陸
今年征兵,濰坊市有5200多名大學生報名應征,高學歷兵員上升到75%。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評價說,幾年來常抓不懈、持續用力的國防后備生培養管了大用。
有意識地汲取傳統智慧,濰坊軍分區指定專人深入研究《左傳》中的“春搜、夏苗、秋狝、冬狩”,推演孔子“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射”與“御”,看古人怎樣開展軍事訓練教育。
置身現代社會,還要有世界眼光。濰坊市委書記劉曙光認為,傳統智慧+世界眼光,也是新時代推動強軍筑夢、加快軍民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
2017年9月,一套涵蓋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國防后備生培育教材》正式出版,下發至濰坊各幼兒園、中小學。教材編寫過程中,軍分區對發達國家的經驗做法進行了全面梳理。如果說傳統智慧是探索實踐中賴以立足的地平線,發達國家的經驗做法就是參考借鑒的新大陸:有的國家推行“培養國人進入二十一世紀”計劃,有的國家全民人手一冊《民防綱要》,這些都已經作為生動案例納入研究借鑒的視野。
世界各軍事強國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帶給軍地決策者們的一個直接啟示就是:軍民融合不只是融硬件,還要充滿智慧和遠見地融軟件,這個軟件中當然包含人的因素﹔軍民融合不只是融現在,還要信心滿懷地融未來,這個未來的主體當然是幼兒園的娃娃和中小學的學生。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防后備生培養過程中,軍地雙方進一步發現濰坊在國防動員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譬如動員方式過於傳統、動員內容偏重於人力物力、動員機制有待創新等等。
“改變了人,就能改變一切!”言語間,“童光江”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