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探索全域作戰能力生成路徑

2018年09月25日08:5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引言

不同歷史時期,軍隊需要不同的作戰能力。習主席著眼國家安全威脅、軍隊使命任務、戰爭制勝機理等的新變化,抓住部隊戰斗力提升的邏輯源頭,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提高全域作戰能力,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筑基工程、聚焦備戰打仗的方向引領、具有戰略眼光的前瞻謀劃,必將極大提高我軍戰斗力建設水平和效益。

深刻認識提出全域作戰能力的時代背景

提高全域作戰能力,是新時代我軍作戰能力建設的新方向新要求新指標。當前,戰爭形態正在由信息化向更高階段加速演進,戰爭特點規律和制勝機理發生重大變化,新的作戰方式不斷涌現,必然對軍隊作戰能力建設提出新的要求。現代戰爭作戰對抗領域大為擴展,太空、網絡空間等成為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客觀要求提高新型安全領域軍事斗爭能力和水平,努力掌握軍事戰略競爭的主動權。同時,我國地緣戰略環境復雜,在我由大向強的進程中,各戰略方向、各安全領域都存在嚴峻威脅和挑戰,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拓展的壓力很大,客觀要求我們加強全疆域全領域作戰能力建設,以提供可靠的安全支撐和保底手段。

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是對全軍的共同要求,而不是狹義地對陸軍或某一軍種而言。聯合作戰,側重從軍種的角度,強調跨軍種作戰力量一體融合與協同運用,是未來作戰的基本形式。全域作戰,則從作戰領域的角度,強調各域和跨域作戰力量集成融合與協同運用,是具有我軍特色和鮮明時代特征的作戰形式。同一軍種內,也可以實施跨域協同行動,如在共同實施海上攻擊的海軍水面艦艇部隊與海軍航空兵之間﹔同一領域,也可以實施跨軍種協同行動,如在同一空域執行聯合作戰任務的空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之間。無論是跨軍種還是跨領域協同,目的都是為了通過協作來提高作戰效率。

准確把握全域作戰能力的科學內涵

全域作戰,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一是從地理疆域的角度,涵蓋境內和境外作戰。這裡的地理疆域,也可以稱為任務地域,包括國土境內及附近周邊陸海戰場、海外的國家利益輻射區戰場。二是從空間領域的角度,涵蓋陸、海、空、天、網絡、電磁以及認知等物理域和虛擬域作戰。三是從領域性質的角度,涵蓋陸、海、空等傳統領域和太空、網絡空間等新型安全領域作戰,以及深海、量子、人工智能和生物安全等新興領域的對抗活動。

從領域對抗的視角看,謀求全域作戰勝利,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強調全面對抗、多域優勢疊加。即在各任務地域、空間領域以及新型領域都有對抗能力和手段,通過全面對抗奪取各個領域的控制權、疊加增效來確保打贏。全域對抗、全域佔優的情況,大多是理想狀態。實際上,再強大的軍隊也很難做到在各領域均形成對敵優勢。二是強調新域對抗、奪取戰略制權。即針對新型領域對抗結果極大影響其他領域的對抗行動、甚至決定戰爭勝負的特點,側重強調在太空、網絡空間等新型安全領域,以及深海、量子、人工智能和生物安全等新興領域,與敵展開有效對抗,旨在搶佔未來戰爭制高點,奪取戰略主動權。這種情況,重點關注的是新領域對抗。三是強調揚長避短、追求總體優勢。即以系統觀全盤統籌任務地域、空間領域以及新型領域的作戰,最大限度發揮某些領域對敵優勢,盡可能彌補短板弱項來實現打贏。也就是說,如果某一域對抗我不如敵,就想辦法在其他域對抗中找補回來,以謀求總體態勢上優於敵,這種情況更為現實。

基於以上分析,全域作戰能力可定義為:軍隊在境內與境外相關戰場,或者在陸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網絡、電磁、認知等全維空間和安全領域,以及深海、量子、人工智能和生物安全等新興對抗領域,通過多個領域對抗效果疊加、控制新域奪取戰略制權、跨域融合謀取綜合優勢等方式,與敵有效展開對抗活動,實現懾止和打贏戰爭的能力。

積極推進我軍全域作戰核心能力建設

影響全域作戰能力生成的因素很多,如信息基礎設施支撐不力、戰略投送能力不足、戰略支點布局不成體系、戰場建設相對滯后、作戰體系存在短板弱項、新領域對抗力量和手段缺乏,等等。提高我軍全域作戰能力,應當堅持問題導向,以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著眼仗怎麼打軍隊就怎麼建,提出與我軍現代化建設步驟相一致、與我軍使命任務相符合,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管用對策。

當前,應當在繼續鞏固提升信息化作戰共性能力的基礎上,圍繞加快生成廣域感知能力、全域到達能力、領域延展能力、戰略支撐能力、混合戰爭能力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加強統籌協調,重點發力,持續推進,盡快提升我軍遂行全域作戰任務的能力。一是建立完善全球視野下覆蓋全域的信息基礎網絡,確保有能力有手段及時察敵知敵,滿足各戰略方向、遠海區域、海外利益攸關區等任務區域、空間領域作戰的戰場感知、信息保障需求,同時,能夠及時獲知掌握新型戰略領域的發展動向。二是大力推進多樣化非對稱軍事力量和手段建設,增強遠程戰略投送、遠程火力精打、全域信息攻擊等能力,確保兵力、火力、信息力適時適量送達所需地區(目標),快速對敵形成有利態勢。三是加快發展新領域作戰手段和力量,積極搶佔新高地,促進生成新域作戰與控制能力﹔不斷拓寬軍種作戰領域,提升軍種適應多領域作戰能力,增強軍種對作戰體系的貢獻率﹔切實增強域間融合與多領域協同能力,豐富發展戰略威懾、非對稱制衡手段。四是基於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依托國家戰略體系支撐,不斷提升國家及民用資源引接能力、新型領域國防動員能力、多源情報信息保障能力等,使遂行全域作戰的任務部隊具備強大的體系對抗能力﹔穩步推進前沿軍事部署,提高戰略支點的防衛和應急能力。五是超越單純軍事對抗和戰場較量,軍事斗爭與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等斗爭手段緊密配合,增強輿論戰與法理斗爭、非常規非傳統手段作戰能力等,實施國家綜合實力的整體對抗﹔積極探索國家和地方資源支前、智力支前、民兵參戰新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增強軍隊遂行全域作戰的后勁。六是立足國家和軍隊深化改革后的新體制新編制,盡快制定完善相關的法規制度,明確國家機構、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等相關單位支援保障軍隊的職責、任務,明確軍地協同協調的方式方法,加強軍地間跨機構、跨部門協調訓練,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戰略體系支撐全域作戰的有效機制。(張謙一)

(責編:羋金、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