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三個血泡的故事:打在腳上是泡 擠出去的是安逸的“膿血”

2019年01月09日09:00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一雙鐵腳踏破風霜雪,一腔熱忱涌動行伍間。

連日來,武警河北總隊官兵如期踏上冬季野營拉練這一新年開篇征程。一路行軍,冷熱交疊——冷的,是滴水成冰、哈氣成霜的酷寒低溫天候﹔熱的,是真打實備激蕩出的實戰火花,是官兵枕風宿雪熱血豪情不減。沿著官兵腳步,追隨鐵流行進,風雪路上,冒著熱氣兒的鮮活故事可真不少。

故事一:“支前的小車推什麼?”

主人公:總隊訓練處副處長叢浩

“及時梳理經驗做法,搞好反思式總結。”冬季野營拉練方案中的這一條,讓“老作訓”叢浩除負責組織導調外,多了一層“觀考者”的身份。這幾天,他不僅要在銜接溝通上有工筆作畫的細致勁,還要用“問題導向”畫像寫意,把那些拉練中暴露出的和平積弊靶子描出來、立起來。

一陣手機鈴聲在行進的隊伍裡響起,顯得突兀刺耳,引起了叢浩的注意。一名機關干部接罷電話匆匆地跑向不遠處的一輛越野車,又匆匆歸隊,手裡拿的,是一個手機充電寶。

“真打實備不是口頭說說,要落實到一步一動、一點一滴。”叢浩猶記得總隊領導這樣說。在熱火朝天的行軍現場,他不禁有了冷思考,“打仗那根弦,我們真的繃緊了嗎?”

革命戰爭年代,支前的小推車推出了軍隊的勝利﹔如今,個別“無微不至的保障”究竟是“添翼”還是“添堵”?走進一輛穿插在隊伍間機動保障的小車,叢浩發現一些不打仗的心態讓實戰化訓練“走了調”,除了正常的傳達保障外,這輛車承載了不該承載的重量:一些人習慣性地用手機通聯,步話機叫不如手機鈴響,充電寶、充電線傳來傳去,到了宿營地先找插口、先接電源﹔一些人請司機幫忙捎帶耳機,少了平時的音樂環繞,行軍路上就“使不上勁兒”,不觀敵情、不察戰場,隻顧悶頭聽歌走路﹔有的把“運動件套”放在車上隨用隨取,護耳、暖寶、發熱貼一應俱全,簡單地把拉練當做一次短期、臨時的吃苦訓練。

現場,叢浩把自己看到的一項項不符合實戰要求的事拎了出來,導調組堅決叫停糾正了這類行為,更多經不住問、經不起戰的細節也被曝晒出來。“平時訓練哄自己,戰時你能哄誰去?”行軍日記裡,叢浩寫下這一句。他想,那時的工作總結,慣用“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描述戰斗力,如今,要多瞄實情、多切時弊,要多潑冷水、多掐虛花——畢竟,喝彩決不能在戰爭來臨之前。

故事二:“你的行軍背囊裡都有啥?”

主人公:邯鄲支隊機動中隊中隊長萬綪綪

遠遠看向軍用地圖上一個個點狀目標和紅藍色箭頭,一串小紅旗連在一起就像一個反寫的問號,中隊長萬綪綪對自己發問,在任務牽引這個坐標系中,我們的能力素質能勝任嗎?

開拔前,幾名骨干向正在領取戰備背包的戰士傳授“攻略”:如何背省力不泄力,怎樣呼吸邁步才能最大限度保存體能,就連何時喝水、哪個節點上廁所亦有經驗心得之談。然而,萬綪綪一個簡單的提問,卻讓現場氣氛尷尬了——你的行軍背囊裡都有啥?本該“一口清”的問題幾個人來來回回說不清,數來數去,總是漏數幾樣“家伙什兒”。

戰斗力標准從硝煙中來,到炮火中去,凝鑄了“唯一”的尺度。如今,一場綜合演練在部分官兵眼中成了單純比腳力的運動會、一場拼負重的拉力賽,卻忽視這是一場“走、打、吃、住、藏、管、保”的全面錘煉,一味重“走”輕“練”,安全員、運動員多了,反襯指揮員、教練員少了。

“打開行軍背囊,閉著眼也得知道東西有什麼、在哪裡﹔翻開自己的‘能力背包’,盤點的是臨戰反應的戰斗力。”萬綪綪的思考多了一絲實戰的敏銳,也在此次演練中一再被實踐、被驗証。單是端黑窩子行動這一戰術科目訓練課題,導調組前期反反復復勘定10余處訓練場地,最終選定了村民居住的自然村落,組織全程在戰術背景內進行的實裝實彈演練,檢驗參訓人員偵察識別目標、組織計劃火力、火力協同運用和精准打擊等能力,使戰術訓練由“演練”向“打仗”轉變。

歷數幾天讀過的實戰真經,萬綪綪與他隊員們的“背囊”越發沉甸甸了,心中也越發透亮了。拉練以山林地搜索、獨立房剿恐、暴力劫持、罪犯潛逃等情況為背景,在丘壑、河渠、涵洞、林地等復雜地域開展戰術紅藍對抗訓練,用真槍實彈代替哨音,用藍方逃竄代替腳本指引部隊奔襲,用瞬息萬變的敵情變化代替作業提要串聯全程訓練。一系列的連貫作業一步一個腳印,讓“箭在弦上”成了一種常態。“用不打仗的心態抓打仗的准備,都是假准備!”看著經歷幾天戰火熏染變臟變黑的背囊,萬綪綪如是說。

(責編:邱越、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