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高超聲速武器上演極限競速

2019年01月25日08:2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矛與盾的故事又出新版本。隻不過這次,利矛已化身為高超聲速武器。

近年來,隨著被稱為“將從根本上改變戰爭樣式”的“軍事領域第六代技術”——高超聲速飛行技術的問世,軍事大國紛紛制定各自的高超聲速武器發展計劃,力圖在這場極限競速中搶佔先機。

當前,俄羅斯和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方面的進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將向哪個方向發展?對其他國家高超聲速武器研發會帶來什麼樣的沖擊和影響?請看相關解讀——

2018年12月26日,俄羅斯成功試射了一枚“先鋒”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該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機翼如期進行了垂直和水平控制機動,在指定時間內摧毀了6000千米外的目標。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至此擁有了一種新型戰略武器。”

高超聲速武器,是指以超過5馬赫(約合6125千米/小時)速度飛行、能夠在一小時內打擊全球目標的武器。從技術角度來看,高超聲速武器主要分為助推滑翔飛行器和巡航導彈等。由於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防御難度大,近年來高超聲速武器成為美俄等大國在戰略武器領域競相研制和裝備的重點。

俄羅斯

暫時領先成“先鋒”

在首輪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中,俄羅斯無論是推進速度還是所獲成果,都讓人眼前一亮。

2018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披露“先鋒”高超聲速洲際導彈的研制情況。作為俄羅斯的最新型戰略武器,“先鋒”導彈的彈頭長約6米、直徑約為2米,最大飛行速度超過20倍聲速,可攜帶核戰斗部或常規戰斗部。

“先鋒”導彈的飛行速度極快,大部分飛行軌跡位於大氣層內,可實現機動變軌,彈頭裝有干擾和反制裝置。據稱,“先鋒”導彈可突破目前世界上所有防空及反導系統,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除了“先鋒”導彈,俄羅斯還在研制“匕首”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和“鋯石”高超聲速反艦巡航導彈。“匕首”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可搭載核戰斗部或常規戰斗部,飛行速度高達10馬赫,最大射程2000千米,主要載具是米格-31戰斗機。“鋯石”高超聲速反艦巡航導彈飛行速度達8馬赫,主要裝備於“亞森”級核潛艇、“哈斯基”級核潛艇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等。

綜上所述,俄羅斯研制的高超聲速導彈均可搭載核彈頭,且分布在潛艇、戰斗機、水面艦艇等各種作戰平台,兼具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雙重效應。這在實質上增強了俄羅斯“新三位一體”核力量整體威懾力。

美 國

緊鑼密鼓急應對

面對俄羅斯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取得的明顯進展,為避免在這場極速競賽中居於“下風”,美國正從三個方面入手加以應對,一批高超聲速武器和系統的研發工作不斷提速——

加快研發進攻型高超聲速武器。美軍在“全球快速打擊”構想框架內,正在全力研制多款非核高超聲速武器系統,主要包括先進高超聲速武器、潛射型中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馭波者”高超聲速飛行器、X-43高超聲速無人技術驗証機、空射型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空射快速響應武器等。美國在研制高超聲速武器方面加大了投入。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2019年獲得經費2.56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48億美元。由於起步較晚,美國這些在研武器尚未進入實戰部署階段。

加緊研制高超聲速武器防御手段。在緊鑼密鼓研發進攻手段的同時,美國也在探索如何應對高超聲速武器的攻擊。美國導彈防御局計劃於2018財年至2023財年投入7.36億美元,用於高超聲速武器防御項目。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公開發布“滑翔破壞者”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研發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其他定向能武器系統,來有效攔截和破壞高超聲速武器。此外,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提議改進“薩德”系統,利用增程型“薩德”系統對高超聲速武器進行攔截。

加速部署天基偵察系統。在尋求以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搭載激光器對高超聲速武器進行空基攔截的同時,美軍制定了“國防支援計劃”,動用“天基紅外系統”和“空間跟蹤與監視系統”,對飛行中的彈道導彈進行監視、探測、跟蹤。美國空軍則忙於更新下一代導彈預警衛星,以確保在2019年實現對大部分高超聲速武器威脅的實時預警。

態 勢

各國研發正加速

各國高超聲速武器上演極限競速的背后,是全球原有戰略穩定框架屢遭沖擊並逐步失衡的基本事實。

俄羅斯研制高超聲速導彈的主要動力,在於破解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自2001年退出《反導條約》之后,美國便著手在歐洲、亞洲和中東地區部署地區導彈防御系統。其中,歐洲地區部署方案自2009年實施以來已完成第一階段部署,第二階段部署正在進行中。俄羅斯認為,這些導彈防御系統正在不斷觸及和挑戰俄羅斯的戰略底線,所以近年來加快了“新三位一體”核力量建設。為更有效地發揮核打擊和核威懾作用,俄羅斯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便應運而生。

2018年底,美國威脅將退出《中導條約》,並計劃部署中程和中近程導彈。這使得本已岌岌可危的戰略穩定框架“雪上加霜”。有專家認為,在新的戰略穩定框架形成之前,大國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和列裝方面的博弈將不會停止,甚至會牽動新一輪高超聲速武器的軍備競賽。

事實也是如此。不少國家也正在加緊研制和部署高超聲速武器。

日本防衛省於2018財年首次啟動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彈研究項目,宣布開發速度為5馬赫以上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法國將高超聲速導彈視為其核武庫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法國航空航天公司啟動了相關高超聲速技術研究項目。印度正在與俄羅斯合作共同研制型號為“布拉莫斯Ⅱ”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飛行速度可達7馬赫。澳大利亞也提出了研發飛行速度超過10馬赫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概念構想。

啟 示

“效能領域”是熱點

高超聲速武器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在於它能通過達到“極限速度”大幅度提升武器作戰效能。換句話說,高超聲速已經成為武器研發的“效能領域”。

大國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的競爭表明,未來軍事博弈將越來越聚焦於更多的“效能領域”。顯然,“效能領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當前最有可能的,就是太空和網絡等新型戰略空間。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陸、海、空、網絡和太空等作戰領域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尤其是網絡和太空等戰略空間,對於提升其他領域作戰行動的效能,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賦能效應。這一點具體表現在:戰前提供用於態勢感知的近實時情報偵察和監視信息,為后續精確打擊奠定信息基礎﹔戰時提供定位、導航和定時信息,探測來襲導彈並支持相應的核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等。

在這些方面,美俄兩國都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2017年,美國將網絡司令部升級為美軍第10個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2018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將成立太空軍。當年12月,美國成立太空軍司令部。近年來,俄軍也更加關注太空軍事力量的重建和發展,開始打造以“空天一體”為目標的太空部隊,並將空天防御力量視為與核力量並重的戰略遏制手段。在網絡空間領域,俄軍新近成立了“星球大戰司令部”,旨在提升信息化指揮和控制能力。

(責編:黃子娟、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