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我們需要一艘什麼樣的“醫療航母”

2019年02月22日08:2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在衛勤保障演練中,解放軍總醫院將醫護人員從相對安全便捷的“后方”,“逼”到險情不斷的“前線”,讓他們的戰場急救能力真正得到錘煉。解放軍總醫院供圖

  付小兵最近格外忙。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基礎醫學所所長,他帶領團隊在戰創傷救治領域不斷尋求新的更大突破。

  在他忙碌的身影背后,是解放軍總醫院這艘“醫療航母”對“航向”的再次校准——加強新時代“打仗型”衛勤保障力量建設。

  “姓軍為兵”“姓軍為戰”,這是解放軍總醫院的底色,也是付小兵和戰友們的精神圖騰。

  在幾十年前的那場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戰地軍醫付小兵發現,戰場上的戰傷類型已經發生改變,這就意味著我軍的戰創傷救治技術必須及時改進。從戰場回到解放軍總醫院,他申請去國外學習最新的戰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技術,並逐漸成為戰創傷救治領域的權威專家。

  “聚焦保障打贏職責,提升衛勤保障水平,建設聽黨指揮、技術精湛、堪當重任、作風過硬的衛勤保障力量,是總醫院的使命擔當。”該院院長任國荃介紹說,“醫療航母”必須有戰斗力,解放軍總醫院應立起抓備戰打仗的責任,按照打仗的要求建醫院,強化戰斗隊思想,加強實戰化衛勤保障訓練,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展得開、救得好。

  思維觀念之變——

  從“保障平時”到“保障作戰”的轉變有多難?

  剛開始接觸衛勤演練的時候,徐文通沒想到會被搭帳篷這樣一件“小事”給難住。

  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普通外科,徐文通是主任醫師。但在演練場,他覺得自己更像“新兵”。

  “戰時真正拉出去,並不是隻要醫術好就能保打贏,還要處理好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徐文通反思道,在建設“打仗型”衛勤力量的過程中,解放軍總醫院的醫護人員首先面臨的是思維觀念的轉型。

  “建設打仗型衛勤保障力量,首先要解決廣大官兵思想觀念的問題,來一場破除和平積弊的頭腦風暴,鑄牢備戰打仗的思想根基……”在解放軍總醫院黨委議訓會上,黨委書記、政委徐寶龍發起了破除思想上“和平積弊”的動員令。

  “戰爭離我還很遙遠,從未想過上戰場”“主要精力放在醫療科研上,戰備訓練常挂空擋”“練兵標准軟化,訓練自我減壓”……自去年以來,解放軍總醫院所屬單位各黨支部圍繞聚力深入糾治和平積弊,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官兵對照和平積弊問題清單,相互批評不留情面,直言問題“治病救人”,紛紛查表現、挖根源、抓整改。

  思想的轉變,更需落實在行動上。

  隨著體制編制調整,解放軍總醫院經歷轉型重塑,成為名副其實的“醫療航母”。面對調整后千頭萬緒的工作,該醫院黨委第一時間將建強衛勤保障力量納入主抓工作清單。

  各醫學中心和海南醫院在原機動衛勤分隊的基礎上,從各科室、各部門抽組精干醫護人員,構建野戰醫療所。

  “隨時拉出去,展開就是一家醫院。”徐文通在野戰醫療所擔任手術組組長。他告訴記者,從機動衛勤分隊到野戰醫療所,不僅是名字的更改,更是該醫院衛勤力量的一次脫胎換骨。

  相對於曾經的機動衛勤分隊,野戰醫療所不僅規模更大、任務更重,在機構設置上也新增了指揮組、后勤保障組等,確保一旦有戰事,野戰醫療所能快速機動、快速展開、快速保障。

  實戰化衛勤保障能力必須在實戰演練中練就。

  從野戰帳篷的地釘如何快速固定,到野戰手術車的部署和使用,在解放軍總醫院組織的多次實戰化演練中,徐文通和戰友們對戰時衛勤保障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戰場救治能力也不斷提高。

  經過由思想到行動的全面洗禮,如今該醫院醫護人員思戰謀戰的勁頭越來越足。

  第一醫學中心麻醉手術中心護士長許多朵也是野戰醫療所的成員。她回憶說,幾年前的一場衛勤演練中,得知要抽組人員組建機動衛勤分隊,很多醫護人員都以科室業務忙為由推托。即便上了演練場,他們也都想著“快點結束,早點回去干業務”。

  “如今,各科室的業務比以前更忙,但大家參加衛勤演練更積極,勁頭十足。”許多朵說,前不久的一場演練中,他們科室除了外出學習培訓的醫護人員,大多數人都趕到了演練現場。在實戰化背景下,他們快速議定救援方案、科學開展戰場救援,緊急處置各種突發情況。

  “要建設打仗型醫院,就必須有高素質的衛勤力量,以應對不同地域、空間和類型的戰場衛勤保障需求。”該醫院院長任國荃介紹說,總醫院的實戰化衛勤演練越來越經常化、規范化,不僅錘煉了醫護人員的過硬素質,也強化了他們的戰斗員意識。

  保障模式之變——

  從“后方”到“前線”的路有多長?

  從“戰場”趕回的救援直升機緩緩落在停機坪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麻醉手術中心護士長趙晶和戰友們頂著氣浪,快速沖上去,將“傷員”運下飛機,送入手術室……

  在某沿海城市,解放軍總醫院組織了這樣一場實戰化演練,檢驗海上衛勤保障能力。對於趙晶來說,這場演練並不難,因為她的戰位在“后方”,並未受到導調組設置的戰場環境太多影響。

  然而,緊隨其后的那場演習,趙晶和戰友們登上救援直升機,緊急前出到“交戰區”,登上某海島開展救治演練。直到這時,她才真正意識到“前線”的含義是什麼,以及戰場急救面臨的醫藥短缺、醫療設備不足、救援時間緊迫、戰場環境干擾等考驗。

  在近幾次衛勤保障演練中,解放軍總醫院都致力於將更多醫護人員從相對安全便捷的“后方”,“逼”到險情不斷的“前線”,讓他們的戰場急救能力真正得到錘煉。

  第一醫學中心腎臟病科副主任醫師王涌是野戰醫療所收容處置組組長。收容處置處於戰場救治程序的前端,所以他對集訓演練中的軍事體能技能、實彈射擊以及戰術等訓練課目尤為關注。

  在前不久的一場衛勤演練中,王涌帶領收容處置組完成部署后,發現指揮組已經為他們安排了警戒崗哨,其他各種設置均參照作戰部隊駐訓標准,“戰味”十足。

  演練開始后,警報驟響,王涌和他的戰友被迅速籠罩在彌散開的硝煙中,耳邊是不斷響起的槍炮聲……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他們除了要獨立完成所有的戰場急救程序,救治正在流血的“傷員”,還要應對小股“敵軍”襲擾等緊急情況。

  “軍醫首先是軍人,其次才是醫生。”王涌分析說,未來戰爭模式發生改變,戰場上沒有“前方”與“后方”之別,軍醫在救助傷員的同時,很可能還要配合主力部隊實施戰術行動。他說:“戰場上,軍醫也要時刻准備戰斗。”

  為提升醫護人員戰時衛勤保障能力,從去年開始,該醫院緊盯戰時衛勤保障需求,結合崗位實際,啟動“百項萬人大練兵活動”。他們從未來戰爭形式變化出發,重點訓練軍事衛勤、崗位技能和尖端技術等3類405項訓練課目。此外,他們還圍繞提高衛勤決策組織指揮、緊急救護、自救互救等課目訓練進行討論和培訓,完成了數萬名醫務人員訓練考核。

  “總醫院是后方醫院,是戰略衛勤力量,既研究高精尖的醫療救治技術,也研究戰場一線救治技術。我們始終關注前沿戰場,建強戰時傷員救治的綜合實力。”該醫院院長任國荃說,戰傷救治技術專項訓練,是開展群眾性練兵活動的重要環節。該醫院黨委“一班人”嚴格落實訓練要求,全員全程參與,認真學習參訓,熟悉前沿衛勤理念,掌握基本戰救技術。

  針對駐京部隊集中、官兵工作繁忙等情況,該醫院機關牽頭聯絡,協調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戰救衛勤骨干組成教學團隊,主動上門服務,分別到軍委機關等單位開展戰傷救治技術理論宣講、現場觀摩、技能培訓,面對面輔導,手把手傳授,先后培訓19家單位數萬名官兵,廣泛普及了現代衛勤保障救治理念,有效提高了廣大官兵的戰傷救治技術水平。

  野戰醫療所是戰地救護的拳頭力量。隊員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衛勤保障的成敗。全軍開訓動員一聲令下,解放軍總醫院黨委聞令而動,成立由院長、政委挂帥的軍事訓練領導小組和專項辦公室,召開年度訓練工作大會,組織訓練觀摩,11支野戰醫療隊齊裝滿員,迅速集結。無論是知名專家,還是博士碩士,大家都是普通一兵、衛勤戰士。脫下白大褂,穿上迷彩服﹔離開診室、病房、手術間,奔赴野外訓練場,以實戰實訓的形式錘煉摔打,檢驗落實習主席訓令的實際成效。

  去年7月,一部反映該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忠誠履行南海衛勤保障使命的紀實片《護佑南沙的生命航標》,在解放軍總醫院院周會播出后,引起熱烈反響。緊接著,該中心野戰醫療隊在雨天條件下展開應急拉動演練,60名野戰醫療隊員攜帶急救包、藥品等救護箱組,5輛野戰急救車、野戰裝卸車裝載救護醫用裝備快速集結,疾速駛向指定地域,搭建野戰帳篷醫院,立即展開救援……

  訓練模式越來越實戰化,正在助推解放軍總醫院保障模式的轉變。該醫院領導告訴記者:“軍醫也是戰斗員,軍隊醫院也是戰斗隊。在未來戰場,必將有解放軍總醫院為官兵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身影。”

  科研方向之變——

  從“為醫而研”到“為戰而研”的距離有多遠?

  聽說又有新的作戰單位配發了某新型單兵急救包,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黎檀實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近年來,黎檀實帶領團隊聚焦戰場急救,研發出以新型單兵、戰位急救包和軍醫、衛生員背囊為主體骨干的第三代系列戰救裝備。在同等條件下,這套裝備救治傷員數量較以往增加近一倍,救治成功率平均上升約30%。

  追根溯源,黎檀實的這些科研創新都是他在“戰場”上獲得的靈感。10多年前,他主動申請參與利比裡亞維和行動,作為軍醫隨隊“出征”。在維和過程中,他近距離觀察和梳理戰場對衛勤保障的需求。

  “衛勤保障首先要保証傷員在交戰區的生命安全,戰場最前線的救治最為關鍵。”黎檀實認為,急救醫學中“白金10分鐘,黃金一小時”的定律在戰場救護中同樣適用,甚至更加重要。從維和行動中歸來,他就開始為爭取戰場上的“白金10分鐘”,開展便攜式戰場急救裝備的研發。

  在解放軍總醫院,像黎檀實這樣緊盯實戰保障需求的醫學專家還有很多。

  神經外科主任余新光牽頭開展的顱頸交界區致傷機理和救治技術研究,為艦載機著艦和飛行員彈射可能造成的嚴重頸椎、脊髓損傷,提供了有效治療手段,填補了國內空白。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楊仕明通過對耳蝸及附屬結構的生物力學特性進行深入研究,預防並降低全軍高性能武器噪聲損傷發生率,實現了噪聲性耳聾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骨科主任唐佩福領銜的團隊集智攻關,實現了嚴重戰創傷救治的損傷控制與功能重建,使嚴重戰創傷患者生存率大為提高。

  第四醫學中心創傷外科研究室主任姚詠明領銜的科研團隊,先后獲得20多個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超過75%的獲獎科研項目密切聯系戰創傷救治和戰場實際。

  中國工程院院士盛志勇、全軍燒傷研究所所長柴家科領銜的團隊,投身戰場燒傷救治領域攻關數十載,使戰創(燒)傷造成的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大幅降低。

  全軍戰創傷救治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帶領團隊聚焦戰創傷修復和組織再生研究,使慢性難愈合創面的治愈率由60%提升到90%,制訂的戰創傷診斷標准與標准化救治流程成為我軍該領域的技術規范和標准,高嶺土止血繃帶、大創面傷口止血凝膠、骨髓輸液槍等一批實用型科研成果問世,為戰場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解放軍總醫院作為全軍衛勤保障系統的關鍵力量,在戰場救治技術研究攻關上絕不能偏離戰場。”該醫院院長任國荃告訴記者,他們瞄准戰場救治,取得的眾多“軍事特色鮮明”“火藥味濃”的科研成果,正越來越多地運用於部隊演訓實際,可為未來作戰提供強有力的衛勤保障。

  近年來,該醫院圍繞軍事醫學持續加快科研創新步伐,軍事課題立項150個,獲得了以“嚴重戰創傷多器官損傷修復的創新理論及關鍵技術”為標志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為提升衛勤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至今,該醫院創新研發的特種作戰環境下復雜創口快速閉合技術、野戰車載式手術器材清洗(消毒)關鍵設備等20多項技術成果在部隊推廣應用。(段江山 賴瑜鴻 羅國金)

(責編:劉金波(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