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训场透视“医疗航母”的转型航迹
解放军总医院组织下属各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在某野战训练场开展卫勤轮训。
在某卫勤训练基地举行的训练考核中,该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手术组队员正在对“伤员”实施手术。
卫勤演练中,突遇“敌”袭,野战医疗所队员对伤员实施紧急转移。 陶艳斌 万召帅 摄
顶着爆炸的气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队员潘菲和队友们快速将“伤员”抬上武装直升机。
“伤员”刚固定好,直升机就开始缓缓攀升。寒冬的演兵场清晰地展现在她的眼前:广袤的戈壁荒原上,钢铁洪流掀起滚滚烟尘,防御前沿的各类工事构筑得密密麻麻……
去年岁末,在某训练基地举行的一场联合战役实兵演习中,解放军总医院派出的野战医疗所队员们的身影活跃在演兵场一线。
这是潘菲第二次来到该训练基地。
多年前,她曾和其他4名同事来到这里,对2000多名官兵进行战救培训。
这一次,她与野战医疗所100多名战友,深度嵌入实兵演习全程。
从“教员”到“队员”,潘菲不仅经历着个人的转型,也见证着解放军总医院的转型。
经过调整改革,多家重点医院转隶为该医院下属医学中心。其体量空前壮大,“医疗航母”名副其实。
站在全新的起点上,解放军总医院瞄准未来战场急需,在演训模式、战救流程、装备研发、临床技术等方面不断展开新的探索,以基地化卫勤轮训牵引转型建设。经过近一年的锤炼,该医院保障打赢的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第四季度,该医院所属野战医疗所分赴多个野战训练场和训练基地,完成了一系列卫勤力量训练考核和实战化演练任务,一批新型野战医疗器材设备、战伤救治方案和流程经受住了实战实训的考验。
转型建设初见成效,探索重任依然艰巨。新年伊始,习主席签署中央军委2020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解放军总医院各野战医疗所闻令而动,展开岗位大练兵及系列实战化卫勤演练。该医院领导说:“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永远在路上!”
从在营训练到走向战场,卫勤硬功如何锤炼
坐在野战医疗车上,看着车窗外的戈壁和山峦快速向后移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副所长李健最大的感受就是“快”。
为了参加那场联合战役实兵演习,野战医疗所连夜机动千余里。这支由30多辆各型车辆组成的车队,在通往演习地域的简易公路上快速突进。
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辆运输车发生故障的报告。这让李健担心起来:如果那台故障车迟到或掉队,将影响整个野战医疗所的展开。
几分钟后,维修班班长通报“故障已排除”。李健松了口气,所有人都因维修班的“快”而振奋。
那场演习,野战医疗所不仅提前抵达演习地域,还将“快”贯彻到演习各个环节——
友邻单位一台X线车发生故障已经多日,他们派出装备维修队前去支援,很快就排除了故障;他们搭乘直升机进至战斗最前沿,很快就完成危重伤员转运任务;面对5名疑似传染病“伤员”,收容处置组组长王涌带领队员很快就完成了诊断、隔离和初步救护,避免了传染病扩散……
一个个“很快”,展现了野战医疗所过硬的卫勤保障能力。这是解放军总医院持续狠抓基地化卫勤轮训取得的实效。
“卫勤保障的难点在于战场环境的复杂性、战事发展的突变性,以及战创伤的特殊性。这是在营训练难以模拟的。”该医院领导介绍说,过去的一年里,在开展“百项万人”岗位技能大练兵的基础上,他们组织各医学中心所属的数十支机动卫勤力量,先后进驻某野战训练场,开展实战化卫勤演练。
基地化卫勤轮训代替在营训练,成为新常态。从战场生存能力到战时保打赢能力,该医院的医护人员经历了全方位的实战化锤炼。无论是演训条件的艰苦程度,还是训考课目的实战化水平,都远超以往。
“风一起,满嘴沙;雨一下,满身泥。”这是第四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所长董成对某野战训练场最初的印象。在那里,他带领野战医疗所的战友们,经历了两次基地化轮训、1次大规模卫勤考核,时间跨度长达7个多月。
期间,他们邀请陆军某旅8名组训骨干担任军事教官,讲授识图用图、警戒防卫等课目,并在实战化背景下,开展机动、展开、收治、撤收等全员全装全流程卫勤训练。
一次演练中,导调组突然向躺满“伤员”的帐篷内投掷多个烟幕弹,模拟受“敌”攻击、突发火灾等情况。整个帐篷内瞬间浓烟滚滚,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野战医疗所收容处置组组长赵明迅速组织医务人员转移“伤员”,并查明原因,快速排险。
“在基地化卫勤轮训期间,这样的险情接二连三,不断对野战医疗所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锤炼。”董成告诉记者,在一轮又一轮实战化卫勤演练中,他们从仅救治数名“伤员”练起,不断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最终,他们修订完善了100余份方案预案,卫勤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全军卫勤训练考核中,第四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不仅整体成绩突出,还提前完成19公里武装徒步行军和野外伤员搜救任务,刷新了年度考核纪录;第三医学中心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复测,创下137个考点考核均零失误、零扣分的空前纪录;去年一年,第五医学中心的“三防”力量完成了多项全国全军重大任务,机动距离累计上万公里……
“无论是参加实战化演训,还是执行重大保障任务,总医院作为一支战略卫勤支援保障力量,经受住了考验。”该医院卫勤部卫勤计划处处长郑部告诉记者,“基地化卫勤轮训为总医院数十支卫勤力量搭建了相互学习、磨合和比拼的平台,是面向战场打造卫勤劲旅的创新之举。”
从为医而研到为战而研,科研创新如何突破
接到转运那名颈部重伤“伤员”的指令时,第四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重症护理组队员祝红娟一时犯了难——
携带小氧气筒的话,很可能走到半路氧气就耗尽,危及“伤员”生命;如果携带笨重的大氧气筒,只有她和队友抬担架是不够的,他们还需另找一个人来帮忙搬运氧气筒。
那是前不久在某训练基地举行的卫勤训练考核。现场“伤员”众多,医务人员本来就人手紧缺。他们好不容易找来一位同事,协助完成了那次重伤员转运。
找人帮忙所耽误的时间让祝红娟耿耿于怀:“在节奏更快、烈度更强的实战中,时间就是生命。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伤员很可能因为笨重的氧气筒而无法快速转运,甚至危及生命。”
祝红娟查阅大量资料,产生了“在伤员的颈托中嵌入制氧装置”的设想:“那种制氧装置更小型、更便携,制氧量大,更适应野战条件下的战救需要。”
走下考核场没多久,祝红娟就向第四医学中心申报了“颈托式制氧供氧装置的研发与应用”这一科研项目,并很快通过专家组论证。
此外,为了提高战救效率,她还对相关医疗器材进行了改良,并获得“野战条件下导尿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脊髓损伤伤员过床板的设计与应用”等3项专利。
所有这些科研创新成果的取得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创新速度在以往尚不多见。
“战创伤比日常伤更复杂更特殊,还会随着战争模式和武器系统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聚焦战场急需、瞄准战创伤开展的科研创新,必然会产生新课题、呼唤新突破。”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告诉记者,不少发端于演训场的科研项目已经定型,并推广运用。
在那场训练考核中,面对大量“伤员”,该医院野战医疗所的医务人员打开新型卫生员背囊,取出胸部密封贴、胸腔穿刺针、橡胶止血绷带等最新急救器材,快速完成抢救。
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介绍说,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以新型单兵、战位急救包,及新型军医、卫生员背囊为主体的第三代系列战救装备。经临床及演练实操验证,同等条件下,这套装备救治伤员数量较以往增加近一倍,救治成功率平均上升约30%。
在基地化卫勤轮训中,各医学中心还分别展示了野战快速检验箱、移动CT、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等最新研制的战救装备器材。这些新型装备器材的运用,大幅提高了野战医疗所的卫勤保障能力。
“这些战场急需的卫勤科研项目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功,有赖于总医院雄厚的技术积累。”第一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收容处置组组长王涌告诉记者,从朱日和演兵场回来后,他就带领团队着手对野战血液净化器、便携式呼吸机、小型监测仪等科研项目进行论证、立项和研发,并已获得专项科研经费支持。
除了战救装备器材的研发和革新,在战救技术上,解放军总医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考核中,第一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手术组组长徐文通在野战条件下,对1名“重伤员”实施腹腔镜手术。
与以往助手协助下的5孔腹腔镜手术不同,这一次,徐文通在便携式机器人手臂协助下,试验独自开展3孔腹腔镜手术。
医疗帐篷内,所有考官和医务人员都屏息凝神,亲眼见证了手术取得最终成功。
“这种手术方式的创新,最初的考虑就是为了战场需要。”徐文通告诉记者,“借助这款机器人手臂,原本需要至少两名医生共同完成的腹腔镜手术,现在仅需一人就能完成。‘省’出的1名医生可以救治更多伤员。”
这种新的手术方式不仅节省人力,还具有创口更少、出血量更小等优点。那次考核结束后没多久,徐文通就用这种手术方式,成功开展了7例胃癌根治手术,再次验证了这项战救技术创新的科学性。
“在军事医学日新月异的当下,只有在战救技术和研发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该医院领导说,一年多来,5G远程手术和检查、机器人和腔镜手术、显微外科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演训场上接受轮番验证和评估,为未来战争中的战伤救治标定了发展方向。
从因循旧例到紧跟实战,战救规则如何优化
穿过弥漫的硝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组的队员立即被满地躺着的“伤员”震惊了。
在某野战训练场举行的那场训练考核中,他们受领的任务是“支援战斗一线旅营医疗分队”,首先要快速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
按照传统战伤救治做法,检伤分类需要逐人逐项展开,以免发生伤情误判。然而,战事紧急,伤员规模太大,逐人检查所耗费的时间极有可能耽误对重伤员的抢救。
关键时刻,一名医务人员振臂一呼:“能走的,跟我来!”
一大半还能走动的“伤员”站起来,跟着他往后方的野战医疗所进发。其他医务人员立即对卧地不起的危重伤员进行检查和抢救,并有序组织担架队运送伤员。
“大规模伤员冲击”的紧急情况就这样得到妥善处置。
“振臂一呼”并非急中生智,而是解放军总医院对传统战救流程的一项细节创新。
“别小看这简单的一句‘跟我来’,背后就是战救流程的优化。”第一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组组长朱志宏告诉记者,在战场上,战救流程直接决定了战救效率,关系到每一名伤员的生命安危。
当前,战救流程所遵循的《战伤救治规则》已施行多年,其中不少内容仅涉及处置原则,并未明确具体规程。随着武器系统及作战模式的发展,战创伤类型在不断变化,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有些条款已不再适用于未来实战中的卫勤需求。
“作为全军战略卫勤力量,在战救规则、流程优化方面,我们应该有舍我其谁的担当。”解放军总医院领导的这番话,为医务人员注入了突破和创新的勇气。
借助基地化卫勤轮训的契机,该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对战伤救治流程中的医疗物资准备、检伤分类、病床分配等环节进行逐项论证及优化;他们还在战场搜救中引入无人机,用来快速侦察环境、定位伤员、甄别伤情,使搜救效率大幅提高;在卫勤演练中,他们引入SOP标准作业程序,对每项救治环节及每名医务人员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使野战医疗所即便没有接到指令,也能像一台精密仪器一般高效运转……
战救规则的优化不仅存在于救治过程中,野战医疗所机动、展开、收治、撤收各个环节的优化,都能对提高战救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某野战训练场举行的那场训练考核中,解放军总医院动用大量兵力、车辆、卫生装备、特勤特色装备,组织开展战役力量展开、战略卫勤编组、通用特勤及高新技术应用等多项课目的训练和考核。
短时间内,各医学中心野战医疗所和多支特勤特色医疗队在指定地域分别及时展开,各具功能的医疗帐篷科学布局,随时可以开展大规模伤员救治。
随后,解放军总医院抽取了多支战伤急救力量,首次尝试联合行动。
一声令下,该院所属的几家野战医疗所和多支特勤特色卫勤力量迅速机动、就近部署,快速搭建了一所功能完备的野战医院。
多支战救力量的模块化组合实现了集群效应,相较于野战医疗所,野战医院的战救能力成倍提升。
“既能够多方向前出支援,又能攥指成拳联合作战,这就是战略卫勤保障战场全局的实力。”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充满期待地说,随着实战化卫勤训练的深入,类似这样的卫勤组织管理规则、救治流程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将为其他卫勤力量及未来实战运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