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軍工巨無霸誕生規模超洛馬 瞄准高超音速領域

2019年06月12日10:14 |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小字號

美國軍工領域又出現一家超級巨頭——美國雷神公司和聯合技術公司將正式合並,成立專注於軍事高科技研發的“雷神技術公司”。美國《防務新聞》10日稱,該公司的重點研發方向之一就是高超音速領域,與中俄在該領域展開競爭。但美國國內卻擔心,這類超級軍火巨頭的誕生,將出現事實上的壟斷企業,反而影響美國防務科技發展的競爭力。

“兩強”合並為“超強”

美聯社10日稱,以先進發動機技術聞名的美國聯合技術公司,與生產導彈、雷達等防務裝備的雷神公司合並后,新成立的雷神技術公司意味著美國誕生“航空航天行業巨無霸”。根據福布斯年收入500強排名,預計雷神技術公司的年銷售額將接近740億美元,僅次於年收入1010億美元的波音公司,排在537億美元的洛·馬公司之前。

F-35戰斗機使用的F-135發動機與“愛國者”導彈都是雷神技術公司的產品

據介紹,雷神公司創建於1922年,二戰期間該公司從制造雷達磁控管開始,先后進軍雷達和導彈領域。1997年,雷神公司又收購了德州儀器公司的軍工系統和電子業務,把精確制導武器、反輻射導彈、機載雷達、夜視系統、電子戰系統等攬於自己的旗下。經過80多年的發展,雷神公司已經成為軍工技術、政府與商業電子技術、公務飛機和特殊任務飛機等行業的龍頭老大。美軍裝備的“麻雀”空對空導彈、“鷹”地對空導彈、“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以及美國海空軍F-15、F/A-18E/F、F-22等現役戰機的機載雷達,均出自該公司之手。

聯合技術公司雖然聽起來名頭不響,但在飛機發動機制造業,卻堪稱行業巨頭。該公司旗下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是赫赫有名的世界航空發動機制造商,美軍B-52、B-2轟炸機和F-15、F-16、F-22、F-35戰斗機的發動機,都是該公司的產品。同時,聯合技術公司還為美國航天員生產宇航服和太空行走生命支持系統。

正是憑借兩家軍工巨頭掌握的先進技術,聯合技術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雷格·海耶斯公開宣稱:“聯合技術公司和雷神公司的合並,將決定美國航空航天和國防的未來。”彭博社認為,雷神技術公司今后的業內地位可能僅次於波音,聯合技術公司掌握的航空航天資產,可以讓新公司在業務廣度和談判籌碼方面與波音分庭抗禮。

專注防務高科技

《防務新聞》稱,雷神技術公司將重點發展超音速、情報監察、商用航空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以及飛機網絡安全領域技術,旗下業務也將整合為4家公司,其中一家以情報和航空航天為基礎,另一家以防御系統和導彈為主。

F-35戰斗機使用的F-135發動機與“愛國者”導彈都是雷神技術公司的產品

報道提到,在軍工領域,雷神技術公司今后將執行“輕平台化”策略,專注於先進軍事攻防技術研發。聯合技術公司董事長海耶斯和雷神公司首席執行官肯尼迪均表示,雙方最擅長的是軍事關鍵系統技術,短期內,新公司不會偏離這一發展方向,第一年將投入80億美元,繼續專注於研發高端防務技術,這些技術可以應用到其他軍火商的主戰武器平台上。“其中具有重要協作前景的領域之一是高超音速武器。雷神公司已在高超音速導彈制導和控制系統取得進步,聯合技術公司在推進技術和材料科學方面的經驗,將有助於雷神公司解決高超音速導彈飛行的溫控等難題——這是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在噴氣式發動機多年來的成熟技術之一”。

新合並是好是壞?

就在雷神和聯合技術公司高層討論合並的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卻給他們潑了一瓢涼水。特朗普稱,盡管合並后的雷神技術公司將成為“一家大型、豐滿、美麗的公司”,但他對此表示擔心,“因為在軍工行業領域,少數壟斷公司已經擁有強大的定價權”。雷神和聯合技術公司的合並,將減少行業內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導致美軍採購成本上升。特朗普認為,目前美國在國防預算方面的開銷已遠超其他國家,“部分原因就是美國沒有業內競爭。”

一位匿名軍貿專家11日接受採訪時稱,軍火公司並購是美國軍工企業“強強聯合、做大做強”的重要實現方式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大型軍火商從50多家合並為現在的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通用電氣、雷神公司五大巨頭,確實提高了市場資源的利用率和武器的生產效率﹔但軍火寡頭在關鍵軍工領域形成條塊分割的壟斷局面,導致美軍在軍火訂購時幾乎喪失議價能力,甚至出現非此即彼、尾大不掉的現象,美軍的武器裝備越造越貴,例如F-35、“福特”號航母等項目造價一路飛漲,五角大樓卻毫無辦法。這種寡頭壟斷直接影響美國在防務領域的持續發展。(記者 於若飛 陳博東)

(責編:李方園(實習生)、陳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