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信息時代國防動員轉型三問

——從中原大地后備方陣之變看科技動員開新之路

2019年07月03日09:1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現代信息科技發展迅猛——

你的思維腳步距時代潮頭有多遠?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金水區人武部部長周學軍走出某寫字樓時已華燈初上。站在都市霓虹燈下,看著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這位20多年的“老動員”五味雜陳:國防動員新質力量在哪裡?

今年3月民兵整組中,上級要求組建新質民兵力量分隊。受領任務之初,人武部黨委“一班人”一度很興奮:金水區各類科技企業密集,人才、裝備有天然優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會開了,文件發了,計劃下達了,半個月后,預建分隊名單沒報上來幾個,一打一打的問題清單卻提交不少。

面對新情況,首次“吃螃蟹”的他們一頭霧水:科技動員的對象在哪裡?隊伍怎麼編?力量怎麼建?

一天,周學軍到河南某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翕睿辦公室吐露困惑。這位信息通信領域的專家,從2G談到5G的科技革命,從互聯網談到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從創新中國談到智慧金水,聊到國防后備力量戰線科技動員問題時,他信心滿滿:“我們公司就能組建一支很好的分隊。”

此言不虛。這家科技公司雖然僅有百十名員工,但碩士、博士學歷的佔2/3以上,是雲服務的供應商,常年承擔各類大數據分析任務。

一聊聊醒夢中人。感嘆之余,周學軍躬身反思:沒想到地方信息科技發展這麼迅猛,沒想到轄區信息科技資源這麼豐富,沒想到我這個“老動員”的思維視野已這麼落后。

“很多人在人生戰場上,就輸在對新生事物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鄭州警備區召開的新質力量建設推進會上,警備區主要領導告誡鼓勵大家:“國防動員戰場上,如果思維的腳步跟不上時代,我們將永遠是尾隨者、落伍者!”

閃電走在雷鳴前。該人武部專門圍繞國防動員轉型建設組織一次思想大解放、問題大剖析,對墨守成規“戀舊症”、等待觀望“守攤症”、手足無措“不適症”等思想定式和思維模式,逐一把脈會診。

隨后,金水區人武部組織力量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調查摸底發現,符合編兵條件的高技術企業竟有上千家之多,有些還是全國同類行業的領軍企業。

4月份,該人武部調整工作思路直接面向企業發布動員令,廣泛征集科技型人才和信息化裝備。不久,應召的高科技企業300余家,各類人才逾千名。

很快,民兵信息安全防護、無人機偵察、直升機偵察救援等7支新質力量分隊應運而生,數百件信息含量高、戰場實用性強的高科技裝備整裝待發。

直面國防動員現實考題——

生產力富礦轉化為戰斗力寶藏橫著幾道梁?

金水區是河南省政治、經濟、金融、科技和信息中心,GDP多年傲居該省榜首,科技貢獻率佔比高。無疑,對於國防動員建設而言,這是前景廣闊的生產力富礦。

然而,當新質民兵力量建設任務全面鋪開,該區人武部領導還是有些忐忑。

高科技企業普遍特點是人員學歷高、收入高、器材貴、技術新,而民兵編建特點是任務重、耗時多、補貼少。如何打通科技動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

信息安全防護分隊組建之初,金水區人武部發動基層武裝部、社區人員辛苦半個月才拿出一份轄區社情輿情分析報告。不料,信息安全防護分隊一位數據分析師看到這份報告后說:“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我隻需兩個小時,結果比這還要精准!”

“我們科技素養的短板該補上了!”該區人武部政委李繼東觸動頗深:“長期以來,大家對傳統動員模式、轄區兵要社情等了如指掌,但對科技發展大勢、甚至信息技術最新發展了解不多,邁不過這道梁,就爬不上國防動員轉型發展那座山。”

要邁過的不僅僅是科技素養之“梁”,還有單純靠行政命令推進工作的作風之“梁”、單一粗放的指導方式之“梁”、故步自封的編兵方式之“梁”,等等。這一道道梁,是信息時代國防動員征途上的一道道現實考題。

找准了問題症結,該人武部干部職工以迎考的心態、學生的姿態請人進來教、走出去學,科技動員諸多難題逐漸破解。

這是一場缺少看點的演練。人聲鼎沸的演兵場變得靜悄悄,偌大的操場上看不到幾個兵,少了排山倒海的陣陣殺聲,多了指尖對鍵盤的聲聲敲擊﹔少了操場化、痕跡化、程序化的案前編排,多了實戰化、信息化的實時對抗。前來觀摩的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信息作戰指揮系教授吳鬆濤很是驚訝:“想不到國防后備力量有這麼專業的隊伍!”

“以前打仗是大吃小,現在是快吃慢。”周學軍告訴記者,以前國防動員潛力調查,半年才匯總3萬多條數據。而今借助大數據、雲計算,3天即可生成50萬組數據,速度和精准度呈幾何級提升。

採訪中,記者不免疑慮:在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科技企業中編組民兵,他們是一時的友情客串?還是長久的戰場鐵軍?

“起初,我們心裡也有一道坎。”李繼東坦言:編建的7支新質民兵力量大都編配了新裝備,最怕養不住、用不起,但事實証明,科技文化素養越高,對國防認知越深,憂患意識越強。

直升機偵察救援分隊被譽為“空中ICU”,某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運行副總經理侯小景曾服役於空軍某部,對國防建設有特殊感情,他說:“直升機出動一次要花費上萬元,但為國防飛行不計報酬!”

金水區這一經歷讓鄭州警備區領導在總結大會上感慨多多:“在國防動員建設轉型重塑的漫漫征程中,隻要趁勢而上、迎難而進,堵路的梁就會變成通路的橋!”

擔負科技強國強軍時代重任——

IT白領到戰場尖兵的路有多遠?

新質民兵力量分隊組建伊始,該人武部領導曾樂觀地認為,生成戰斗力指日可待。

孰料,首場合練尷尬接二連三:一位博士程序員在寫字樓裡搞信息分發游刃有余,上了戰位,面對接踵而至的指令,卻手忙腳亂、頻頻出錯﹔一位無人機偵察操作手,給指揮部傳輸的實時畫面,追求場面大、畫面美,但關鍵部位和重要信息卻沒有捕捉到……很顯然,從市場到戰場、從生產隊到戰斗隊、從IT白領到戰場尖兵的嬗變之路並不平坦。

為盡快破繭成蝶,他們探索總結出政治考核、專業技能評定、基礎體能檢測、體格檢查、入隊意願排查、參訓時間保障的編兵“六步選材法”,做到科技素養與思想意識並重、工作經驗與從軍經歷並重、入隊熱情和參訓時間並重。

繪好編兵路線圖,定好練兵習武圖。他們積極探索礪兵之道,總結出的“新質民兵訓練12法”令人耳目一新——

戰場錘煉法。模擬實戰背景設情況、出難題,通過戰場對抗逼出戰斗意識,強化敵情觀念,提升軍事素養。

危機倒逼法。編建在某研究所的民兵通信保障分隊,研發出單兵便攜式災情獲取系統。人武部把這套裝備推上演兵場,倒逼他們對接實戰、改造升級。

採訪中,記者獲悉,軍地聯訓法、量化評估法等12種形式新穎的組訓方法,對提升訓練實效大有裨益,極大地助力新質民兵從科技博士、碩士到合格戰士的漂亮轉身。

翻閱民兵分隊名單,最令人欣喜的是,該區新質民兵力量隊伍中有58人擁有國家級的專業資格証書,有12個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相關專業工作室帶裝入隊,並與人武部結為聯建聯訓共同體。

“風馬旗救援隊”是綜合救援排的骨干力量,也是新質民兵中的“特種兵”,12名隊員具有國家紅十字急救員培訓師資質。他們置身實戰化演訓場斗志昂揚,記者在訓練場見到排長趙維維時,發現他的迷彩服左膝處磨破了洞,肘部也磨破了皮。

國防動員演練場也是培塑家國情懷的大課堂。某研究所30人的分隊凱旋后,所裡舉辦總結表彰會,全程參訓的市場部經理朱來東十分動情:“20多天的演訓歷程,是一場淬火之旅,也是一次初心回歸之旅,必將激勵我們更好地擔負起科技強國強軍的時代重任!”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