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解讀“醫療航母”的忠誠密碼

2019年07月18日09:0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還沒來得及擦干眼淚,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乳腺科護師劉小薇就跟著身邊的戰友起立。在該院首屆“忠誠的力量”強軍故事會會場,來自醫院各個崗位的24名醫務人員,為全院官兵生動演繹了醫院歷史上11位名醫大家的感人故事。

劉小薇深受觸動。當她舉起右拳,和戰友們一起重溫入黨誓詞,那些神聖的誓言再次從心底涌了出來。

聽到整個禮堂大廳裡回蕩著動人心魄的誓言,解放軍總醫院黨委一班人深感振奮:這次強軍故事會的效果遠超預期。

“作為重組重塑單位,如何做到合心合力?在軍隊調整改革和醫療衛生行業清理整治的大環境下,如何幫助醫務人員打好思想基礎?面對人才流失,如何從思想層面尋找解決難題的突破口……”在籌劃這次強軍故事會的過程中,該醫院領導始終想著這些急需破解的新課題。

解放軍總醫院誕生於炮火硝煙中,英模人物輩出。該醫院黨委一班人多次商議,從牟善初、黃志強、盧世璧、盛志勇、陳菊梅等11位名醫大家的事跡中,提取了“忠誠”作為強軍故事會的關鍵詞:“這些德高望重的名醫大家能在各自領域奉獻一輩子,源自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忠誠。解決當下的現實問題,恰恰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這種忠誠的力量。”

這次強軍故事會是對該醫院老一輩醫務工作者“忠誠密碼”的深入解讀,但對於護師劉小薇來說,“如何把這份忠誠的力量延續下去”,則是她和戰友們必須完成的人生課題。

“忠誠是崇高品德,但落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卻是微觀而又具體的”

11位英模人物的事跡資料匯集到解放軍總醫院領導的案頭,足有兩尺多高。細細品讀,他們發現,這些名醫大家的人生軌跡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忠誠。

“他們對黨一生追隨,對祖國滿懷赤子深情,對人民飽含仁心大愛,對事業執著攀登,無私奉獻了一輩子。”掩卷長思,該醫院領導深感責任重大:我們究竟該如何挖掘和解讀11位名醫大家身上的忠誠密碼?

在籌備這次強軍故事會之初,這個問題也縈繞在幾位主創人員的心頭。

整場故事會隻有90分鐘,要講清11位名醫大家的故事,要給每個人物提煉出與眾不同的特質,那麼多事跡怎麼取舍?對此,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忠誠是崇高品德,但落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卻是微觀而又具體的。要通過故事會,讓全院官兵覺得這些名醫大家都是可親可學的。”

這次強軍故事會的表現形式,也讓主創人員頗費思量。在他們看來,以往那種“我說你聽”的故事會形式相對單一、感染力不足。用舞台劇式的情景再現,就能夠將觀眾更好地帶入到這些名醫大家的內心世界,細細品讀楷模背后的忠誠。

想明白這個理,他們創作的故事會腳本也就更加“接地氣”了,最后的演出效果也沒有讓官兵失望。

“她一輩子省吃儉用,卻把價值數百萬的祖宅捐給了學校。她喜歡音樂,每天堅持讀報紙,還免費給醫院的孩子們教英語……”在強軍故事會的舞台上,講起我國著名婦產科專家、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奠基人葉惠方的事跡,第一醫學中心政治協理員張靖忍不住眼圈發紅。

很多人對葉老生活上的“極端節儉”表示不理解。隨后的故事讓官兵們看到了葉惠方非同一般的精神世界:“臨終前,葉老不吃不喝,將一具純潔的軀體,無償捐獻給了醫學研究事業!”

“生命的最后時刻,她還不忘把自己的軀體捐獻出去。葉老是用一生來踐行她所摯愛的醫學事業。”在台下眾多抹眼淚的官兵中,第二醫學中心心內科主任醫師葉平感觸很深,“葉老的忠誠和信仰已經達到了‘無我’的境界。”

在這次強軍故事會中,第三醫學中心腫瘤放療科軍醫楊書明也當了一次“演員”。彩排之初,他通過讀腳本、學資料,了解到這些名醫大家的更多人生細節——

在一段視頻中,蘇鴻熙教授坐在輪椅上,用左手艱難地托舉右手,面向黨旗庄嚴宣誓,眼中淚光閃爍。因為某些特殊原因,他直到99歲高齡才終於圓了入黨夢,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入黨時年齡最高的黨員。

在特殊的年代裡,我國著名免疫學專家、原海軍總醫院副院長馮理達曾受到了各種不公正待遇。然而,她始終保持著對黨的堅定信仰,寫下35份入黨申請書、75本日記、10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

這些真實的史料讓楊書明深感震撼:“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的精神世界?”

“這些名醫大家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兩種制度,從舊中國的飽受欺凌到新中國的揚眉吐氣……”該醫院領導說,“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書。復盤他們的人生軌跡,我們就能更清晰地找到來時的路,傳承好他們身上所承載的紅色基因。”

這場強軍故事會的意義遠超活動本身,台上台下共同在“沉浸式”的體驗中經歷了一場精神的洗禮。

“他們是軍醫,我也是軍醫,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忠誠與信仰,就是所有人民軍醫的本色。”對解放軍總醫院研究生院的學員劉一狄來說,故事中的很多細節她都覺得很熟悉、很親切,因為她的導師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

這位每天暢游學海的未來軍醫也參與了故事會的演出。在演出過程中,她總會想起導師醉心科研、救死扶傷以及悉心輔導自己的情形。

劉一狄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值得一生追求的事業和榜樣。

“現實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強軍故事會的開篇情節,是一段關於“退位”的討論。

面對種種質疑聲,我國現代耳鼻咽喉科的奠基人與開拓者姜泗長院士力排眾議,主動推薦年僅48歲的楊偉炎接替他擔任科室主任。5年后,姜泗長又向院領導提出了“設擂求賢”的想法,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才擁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姜泗長“舉賢”故事的背后,映射的是當下解放軍總醫院面臨的人才隊伍建設問題。作為知識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單位,人才建設是解放軍總醫院的重中之重。培養一名成熟的優秀領軍人才需要長年累月的時間,更需要老一代專家教授全心全意地“傳幫帶”。

故事會現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現任科主任楊仕明也走上了舞台。他是第四任科主任,當年年僅45歲的他便是被上一任科主任推薦上任的。

“讓賢,托舉,扶上馬再送一程,這既是對人才的提攜,更是對醫療事業的高度負責和無私奉獻。”楊仕明講起這段往事,場上響起了熱烈掌聲。

“現實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答案。”第四醫學中心全軍燒傷研究所所長柴家科表示,強軍故事會的教育意義遠不止一個“舉賢”,很多人都能從這場故事會中找到破解心中疑惑的啟示。

第一醫學中心超聲診斷科主任醫師唐杰從醫幾十年,時常遇到情緒激動的患者和家屬,“有的徘徊在辦公室門口求醫生收下紅包,有的硬塞紅包”。然而,每次拒絕患者家屬的紅包后,他往往得不到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

他的困惑就涉及當下醫患關系中最敏感的話題——紅包。

強軍故事會上,原北京軍區總醫院外科主任華益慰的故事,給這個老生常談的敏感話題帶來了新的啟發。

在手術前,一名女性患者聽別人說“不給紅包,醫生手術就不用心”。於是,她多次向華大夫送紅包,但華老堅決不要。

無奈之下,這名患者就買了禮品,又送了過來。這回,華大夫推辭了一下,便“收下”了,患者也終於放了心。

然而,完成手術后回到家,這位患者卻發現,華大夫已經托人將禮品和紅包送了回來。她既驚訝,又感激。

“面對患者的紅包,直接冷面拒絕,患者往往會心慌,從而不信任醫生,甚至會影響治療。華老對待紅包的方式既暖心,又不違背紀律,這種‘暖拒’是一種大智慧。”唐杰若有所思地說,“為給患者吃下定心丸,其實可以採取將紅包轉入患者的住院費賬戶等方式處理。這樣既能讓患者安心,也能維護作風紀律。等治療結束,患者也能更好地理解醫生苦心,讓醫患關系更和諧。”

這兩個故事,既感人至深,又照應現實。近年來,不少地方醫療平台以高薪、高職等條件吸引該醫院骨干人才,加上改革期間醫院福利待遇政策調整,個別醫務人員最終抵制不了誘惑﹔少數稍有成就的醫療專家在鮮花和掌聲中迷失自我,面對手術風險,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名聲會不會受損,工作精力用在發論文、爭獎項上……

“我們當初從軍入伍,絕不是為了拿獎、拿高薪、就高職,而是為了救死扶傷、保障打贏的。”對於這些名醫大家的事跡,該醫院腎臟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香美院士再熟悉不過了。在強軍故事會現場,她說:“他們純正的職業操守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他們的事跡感染激勵大家,時刻不忘醫者初心。”

感動之余,海南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劉明波從這些名醫大家身上,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下定決心,要帶領科室團隊不計得失、甘於奉獻,為軍隊衛勤保障事業奮斗終身。

“忠誠的力量,讓大家的心擰成了一股繩”

在參與這次強軍故事會前,來自第六醫學中心泌尿外科護師葛姣姣原以為,即將被宣揚的名醫大家應該都是第一醫學中心的前輩,畢竟“其他幾個醫學中心都是后來的合並單位,難保主辦者沒有‘門戶之見’”。

葛姣姣的擔心背后,傳遞著這樣一個事實:去年,根據改革部署,解放軍總醫院先后完成轉隸、重組任務,分批接收了多所駐京軍隊醫院、數十個門診機構。

新組建的總醫院在完成編制體制改革重塑后,如何實現各單位的深度融合,進而把大家的心擰成一股繩,成為這艘“醫療航母”亟待解決的問題。

強軍故事會彩排開始后,當看到老領導、原海軍總醫院馮理達副院長的事跡材料時,葛姣姣心裡頓時暖烘烘的。

事實上,被推上前台的11位名醫大家來自各醫學中心,演繹故事的演員也從各醫學中心挑選。

經歷了這次強軍故事會,葛姣姣深切地感到,各個醫學中心在精神和心靈上“真真切切地是一家人了”。

對於這一點,第八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黃振俊起初還有些懷疑。因為他發現,故事會中的11位英模人物無一人來自他們單位。

“要我們來觀看,為什麼沒我們單位的典型?”演出還沒開始,座位上的黃振俊就感到有點失落。

看完這場強軍故事會,黃振俊被11位名醫大家的頂尖醫術和醫德醫風所折服。他也清醒地認識到,雖然綜合實力也很強,但在培養名醫大家方面,他們確實還需向其他醫學中心學習。

隨著心中的糾結煙消雲散,黃振俊也給自己和同事們編織了一個“強軍故事夢”:“雖然這次我們單位沒有典型被推上前台,但隻要我們盡快融入‘大家庭’,抓緊向優秀前輩們學習,我確信將來舞台上肯定會有我們的身影!”

從感動到學習,再到奮起直追,很多觀眾都和黃振俊一樣,感到單位與單位之間那堵無形的牆已經消失了,他們開始真心地把自己當作解放軍總醫院這座大廈上的一塊塊磚石。

各醫學中心原本具有的優良精神傳統,也像涓涓細流一般,逐漸匯入新整編后的解放軍總醫院這條大江大河,匯聚起更加催人奮進的正能量。

“雖然我只是個小護士,還沒有條件做到他們那樣的大愛,但奉獻小愛我還是可以的。”作為第三醫學中心的一名普通護士,鄭晶晶和同事總在大年三十那天,為住院的官兵送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在該醫院強軍故事會主創人員看來,官兵身邊的這些英模典型,更能起到教育效果,有利於引導醫務人員從小事做起,把小愛升華為大愛,從而實現提純忠誠、淨化靈魂。

截至目前,解放軍總醫院每年接診患者數量高達490多萬人。無論是新組建的醫學中心,還是在一間間普通病房,對廣大患者而言,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的,不僅僅是知名的專家教授,還有普通基層醫務人員。他們共同努力,才打造出解放軍總醫院這塊金字招牌。

“忠誠的力量,讓大家的心擰成了一股繩。”在強軍故事會之后的一次群眾性討論活動中,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余新光說:“這些名醫大家所承載的忠誠的力量,是我們總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財富。我們隻有經常對標看齊、反躬自省、汲取動力,才能奮發進取、有新作為。”

(責編:黃子娟、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