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張洪峰:沖鋒,是軍人應有的姿態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甘肅省張掖軍分區副司令員張洪峰赤誠為民紀事

2021年08月09日10:09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任何時候,沖鋒是軍人應有的姿態!”初見甘肅省張掖軍分區副司令員張洪峰,握著他失去左手略感冰涼的小臂,一股無形的力量傳來。

28年前,張洪峰在執行任務時遇到爆炸物,為保護人民群眾和戰友生命,年輕的他失去了左手和右眼。但這個山東大漢並沒有因此倒下,而是繼續以沖鋒的姿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貢獻。1994年,他被原蘭州軍區授予“人民衛士”榮譽稱號,獲二級英模獎章。

28年矢志不渝,張洪峰從一名戰士成長為一名大校軍官。2014年,他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聯合表彰為“全國自強模范”﹔2019年,被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表彰為“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先進個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4周年之際,張洪峰被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授予“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榮譽稱號。

“把最難啃的骨頭交給我”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張洪峰沖鋒的另一個戰場。

2017年,張洪峰時任甘肅省秦安縣人武部政委。6月份,秦安縣委安排縣級領導包抓鄉鎮的脫貧攻堅工作,考慮到張洪峰身體不便,計劃安排他去扶貧任務較輕的鄉鎮。張洪峰聽說后找到縣委領導:“我是黨員干部,必須沖鋒在前,請組織把最難啃的骨頭交給我!”在他的再三請求下,縣委決定由他負責王鋪鎮的脫貧攻堅工作。

“王鋪梁,北風狂,吹干了草,凍死了狼……”這首民謠道出王鋪鎮惡劣的自然環境。當時,秦安縣有5個未摘帽貧困村,3個在王鋪鎮。

為幫助鄉親們早日脫貧,張洪峰帶人爬坡翻梁,踏遍王鋪鎮的角角落落,定下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種植產業的路子,推廣種植花椒、蘋果等附加值較高的經濟作物。

有的村民認為種花椒、蘋果周期長、見效慢。張洪峰和鎮裡干部一起為村民講解政策、算賬對比。白天田間講,晚上入戶談,大家被張洪峰“磨破嘴、跑斷腿”的誠心打動,最終有50余戶村民答應試種幾畝花椒。張洪峰高興地請來技術員講課,找種植行家指導。

春去秋來,看著一樹樹紅瑪瑙似的花椒,張洪峰卻眉頭緊鎖。當地山高路陡,如何讓商販走進來,花椒運出去?

修路!跑項目、找經費,張洪峰再次用他“磨破嘴、跑斷腿”的誠心贏得支持、辦成了事:一條長約17.3公裡的產業路打通了農產品運輸的“最后一公裡”,鄉親們實現穩步增收。2019年底,王鋪鎮整體脫貧摘帽。

“不要怕,我是解放軍”

“作為一名黨員,要時刻把群眾利益舉過頭頂。”這是張洪峰刻在心裡的一句話。

去年4月,秦安縣突降雨雪,王鋪鎮鄉村干道水渠堵塞,泥水即將溢出水渠,隨時會沖毀道路和農田。張洪峰帶領40名民兵突擊隊員火速趕到現場,他不顧泥水冰冷刺骨,第一個跳入水渠,用右手握住鍬把,斷臂托住鍬把下端,吃力地清理雜物。連續奮戰兩個小時,張洪峰突然腳下一滑、兩眼一黑,一個趔趄摔在泥裡。旁邊的隊員連忙把他扶起來。稍作休息,張洪峰不顧勸阻又投入戰斗。

把群眾利益舉過頭頂,體現在平時,更體現在危急時刻。2018年7月9日晚,秦安縣連降暴雨,正在王鋪鎮查看災情的張洪峰接到電話:縣城某地發生山體滑坡,請組織救援。

張洪峰立即往回趕,同時命令民兵應急分隊火速集結展開救援。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戰斗,還有8名群眾困在半山坡的土坯房內。此刻,被雨水浸泡多日的山體已鬆軟,不斷有土石掉落,情況十分危急。“一定要把人救出來!”張洪峰組織民兵連續施救3次未果,汗水夾雜著雨水從他的臉頰流下。

“搭梯子,爬上去!”張洪峰率先爬上梯子。他右手緊握梯子一側,斷臂緊貼著身子,艱難地向上挪動。順著“救命梯”爬上山坡后,張洪峰緊緊抱住驚魂未定的老大娘:“不要怕,我是解放軍,來救你們了!”

這一刻何其相似。28年前,張洪峰被炸傷后的一瞬間,也有一個溫暖的臂膀抱住他:“不要怕,我是團長高作仁!”溫暖的力量跨越時空傳遞。

就在最后一名群眾被轉移到安全地帶后,泥石流呼嘯而過,沖毀了土坯房。

“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

“政委,非常感謝您,我的傷病好多了!”去年10月,退伍老兵楊曄到縣人武部表達感激之情。楊曄在邊境作戰時光榮負傷,榮立一等功。近年來,他因舊傷復發,經常整夜睡不好覺。張洪峰得知情況后,專程到退役軍人事務局介紹楊曄的作戰事跡和傷情,並協調安排他赴杭州療養治病。

張洪峰常說,為群眾多做事就是報黨恩。

有腿腳不便的老人或傷殘軍人到人武部辦事,他都會請他們到接待室休息,安排專人把事辦妥﹔烈士郭旭的父親雙腿患風濕病,張洪峰每次下鄉都會給他捎些止痛藥膏﹔山路上,遇到同向而行的群眾,他就會停車捎上一程……

張洪峰在下寨村駐村幫扶期間,發現村裡的學生每天天不亮就趕往學校,沿途山路崎嶇不平,孩子們經常摔跤。張洪峰便與部長何開緒商量,協調地方在通往學校的山路上安裝了20盞路燈,照亮了孩子們的求學路。

10多年來,張洪峰還先后資助了9名貧困學生。他對群眾大方,對自己卻有些“摳門”。張洪峰左手臂因截肢血液循環不暢,遇到冷天,就像螞蟻咬一樣奇痒難受。為了保暖,母親為他縫制了一隻羊皮絨暖袖。暖袖用了多年,皮都磨薄了,他也不舍得花錢換新的。

採訪結束,回程的路上,記者一直回想著張洪峰學習筆記上的一句話:“人民養育了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隻有對人民常懷感恩之心,才會真正懂得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