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學院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推動理技融合協同創新
點燃凝心聚力的“精神引擎”
金秋時節,軍事科學院駐川某部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該院多個單位的數十名專家,走訪紅色場館,參觀創新成果,觀摩試驗平台,開展座談研討……一系列交流活動中,官兵近距離感受到專家群體的風採。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跨地域、跨專業交流,是對學思踐悟的深化和促進。”該院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改革強軍中重構重塑的軍事科學院,由多家單位調整組建而成,這為“學緣異構”的單位交流提供了基礎,但官兵在思維理念、工作模式上的差異,也為實現高效協同帶來挑戰。
“合編只是‘形融’,合心才是‘神融’。”該院政治工作部領導說,要實現科研資源優勢疊加、科研力量攥指成拳,必須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為此,他們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將推動理技融合協同創新作為一個重要著力點。
以院士群體為代表,該院匯聚了一大批科技英才,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效應,有助於推動官兵在互學互鑒中協作攻關。前不久,一份帶著油墨香的《群星輝映強軍夢——軍事科學院兩院院士風採錄》,下發到各單位官兵手中。該書輯錄20余位院士的人生經歷、體會感悟,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院士群體的卓越成就和事業追求。軍事法制研究院文職人員王珂表示,院士們的科研經歷,對自己開展軍事法制方面的理技融合研究很有啟發,以后工作中將以前輩為榜樣,為軍事技術發展與應用提供充分的法律准備。
培塑家國情懷,筑牢精神高地。近日,該院組織領導干部理論集訓時,安排學員參觀北大紅樓、觀看紅色影片等。“革命先驅們能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依靠組織的力量、集體的力量。”該院科研部科研計劃處一位領導認為,科技創新取得突破同樣需要倡導團隊文化,激勵科研人員把個人夢想融入到強國強軍事業,推動高水平軍事科研機構建設邁上新台階。
形式多樣的黨史軍史學習,形成了理技融合、協同創新的強大精神動力。“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原創舞台劇《黨旗那抹紅》,再現了該院軍事醫學專家組赴武漢抗疫的感人事跡。該院科研人員觀看后表示,他們的事跡將激勵大家朝著科技強軍的共同目標奮勇前進。
該院慶祝建黨百年歌詠大會現場,將校軍官與基層戰士、機關干部與科研人員、名師大家與青年骨干、離退休干部與新入職人員同台演出,增進了彼此了解,為協同合作進一步打牢了思想和情感基礎。在活動籌備期間,由該院戰爭研究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開展的某課題進入深度“捆綁”攻關階段,目前已取得重要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