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在校大學生國防教育
“國無防不立,善教得民心。”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按《意見》要求,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國防教育,必須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將習近平強軍思想融入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各領域、全過程。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意見》明確,要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採取扎實有力措施,不斷提高青少年國防素養。筆者認為,搞好在校大學生國防教育,必須把握教學規律,針對大學生特點,堅持“三個結合”的教育原則。
堅持國防教育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
《意見》強調,著力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要求有機融入課程教材,將國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考試內容,納入學校績效考評體系。堅持國防教育與學校的人才培育目標相結合,就是要將國防教育的思想、內容、要求等很好地融合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著眼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把國防教育的全部實踐活動融合到、滲透到、充實到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未來人生奠定過硬的思想基礎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通過國防教育,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使他們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而學習﹔通過國防教育,引導教育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繼承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並結合新時代新特點賦予新的內涵,使之轉化為激勵學生進行刻苦學習文化知識的強大精神動力。
堅持國防教育與學校教學活動相結合
《意見》明確,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特點,研究制定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的措施辦法。國防教育應與學校教學活動相結合,開展國防教育不應孤立、片面地為教育而教育,國防教育應與學校其他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相同步、相滲透、相融合、相互支撐﹔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充實國防教育,在開展各項活動中突出國防教育﹔在檢查評比中包括國防教育,從而實現共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意見》明確,著力打造“全民國防教育日”系列活動品牌。普通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應注重積極推進國防教育的“品牌”效應,拓寬思路,打造實現“品牌”效應的平台。著力建構“國防教育+”特色工程,通過“國防教育大平台”建設,使學校的國防教育成為普及性、社會性、標志性、公益性的思想領域的陣地。通過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發揮數字技術對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通過建設“全媒體中心”,構建聯動協同國防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打造具有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特色的“校園國防教育文化”。
堅持國防教育與學生日常養成相結合
嚴格的軍事化管理,規范的一日生活制度本身就是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意見》對加強學生軍訓工作作了著重強調,要求採取基地化輪訓、錯峰施訓的方式,普遍開展大中學生軍事訓練,大學生安排21天。
堅持國防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養成相結合,學校可以通過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條令條例,起碼在軍訓階段,落實准軍事化管理制度。比如,一日生活制度,這更多強調的是日常養成,寓教於行,知行合一。通過嚴格落實一日生活制度,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國防觀念,而且也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
“優秀是一種習慣”,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是優良素質的體現。特別要明確的是,國防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養成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中退伍士兵的作用。據調查了解,一般普通高等學校中,每個年級大約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退伍士兵,這些退伍士兵有過部隊服役的經歷,有著較好的軍人養成,發揮這些學生骨干的作用,可以成立不同的日常養成興趣小組、組織開展日常養成的各種活動等。
此外,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普通高等學校開展國防教育的效果,還要堅持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首先是發揮學校在國防教育中的主體作用,確保國防教育的內容進規劃、進課堂、進頭腦,確保《軍事理論》《軍事技能》教學、訓練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不降標准地落在實處。其次是發揮社會在國防教育中的影響作用,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就是學校要積極與駐軍、武警、預備役部隊、武裝部、軍分區和其他軍事部門聯合開展國防教育的活動。“請進來”,就是通過典型示范引導,宣傳英雄群體、英雄人物、先進典型的事跡等,不斷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愛”“對人民軍隊的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愛”“對偉大祖國的愛”“對革命英雄的愛”。最后是發揮家庭在國防教育中的輔助作用,持續開展學校、班級、家庭國防教育主題宣傳活動,搭建國防教育平台,實現國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把國防教育與學生的家庭聯系起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孔煒良,系中國人民警察大學講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