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冷静,安全着陆 西北天气经常说变就变,气象人员有时都难以准确把握。2015年夏的一天,某型无人机在飞行训练时,飞机升空后突然遇到大风天气,飞机在空中盘旋很久后,风力仍不见减小。
实弹打靶,冲锋在前 2014年夏,上级传来消息,准备安排李浩所属的单位参加全军某演习,并要求进行导弹实弹发射。让谁来打、怎么打?部队领导征求大家的意见。
首飞成功,浴火重生 从2011年开始,李浩先后在空军工程大学和空军航空大学接受无人机理论培训。凭着自己的执着追求,李浩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考核,也凭借着自己全面过硬的素质,赢得了担负首架某型无人机装备部队之后的飞行任务。
27个飞控逻辑问题 2016年在某次驻训期间,恰好工厂技术人员前来出差,随口问了李浩一句“用的咋样,有啥问题没?”李浩高兴坏了,晚饭后他立刻召集所有徒弟,开始整理问题,李浩拿出那本被他翻阅了很多遍的无人机技术手册,折角、标注清晰明了,16个以前看书时发现的疑问被很快找到。接下来从晚上7点多一直持续到12点,大家进行了激烈讨论,最终又找出11个问题。
飞行技术的提升没有捷径 飞行技术的提升永远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平时严格训练的积累。在改装训练中,飞准时到达科目是年轻飞行员比较头疼的,因为风速、风向变化对飞机影响很大,让飞机按时精准到达变得十分困难。
无人机的“人机合一”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特点是人机分离,而要精准地操纵飞机,必须要将自己和飞机融为一体,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 已有30多年有人机飞行经验的李浩,起初对无人机的飞行理念并不熟悉。
忘我工作,悉心带教 为了改变无人机部队人才建设窘境,加快部队战斗力生成,李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飞行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上。时任某型无人机飞行教员的李浩牵头组织培训班,并亲自担任教员。
从零开始,全面掌握 李浩从“王牌师”空中骄子转为新组建部队无人机飞行员,47岁从零开始无人机事业。无人机是系统作战,需飞行操控、任务载荷等6人协同配合。
从2.0到200度 李浩改飞无人机之前,他的视力一直是2.0,如今已戴上200度的老花镜。谈及自己的视力,李浩经常感叹自己年龄大了,看书都要带上眼镜。
真理面前,绝不将就 在空军工程大学学习改装的那段日子,由于某型无人机还未正式列装部队,很多问题都仍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层次。学校的教员多以探讨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员的思维。
练脑子练身体,超越自己迎挑战 那年接装新型无人机期间,李浩49岁,他想飞,为了防止大脑和身体退化,要不断地强化锻炼。考核规定是跑3000米,他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冲10000米,每天通过增加训练量来保持肌肉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