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空炮敢说硬话,不畏困难敢做硬事,不惧顽敌敢打硬仗。在第21集团军,提起某防化团团长蒲军礼,部队领导和官兵这样说:蒲军礼身上有一股西北汉子特有的铁骨硬气。
“隔行如隔山,我是防化专业的门外汉,但隔行不隔理,半年之内,不把防化侦、检、喷、淋四大主要专业学懂弄通,我主动向上级打报告卷铺盖走人。”2009年1月,刚刚从某师副参谋长岗位到防化团任团长的蒲军礼,在全团第一次军人大会上,就放出了这样的硬话。
话落地,见行动。上任第二天,蒲军礼带着战斗装具来到训练场逐专业拜师学艺,每天坚持与分队官兵同训普考,一招一式练。淋雨车的展开与撤收是大纲规定的重难点课目,蒲军礼带着班子成员每天和专业骨干同学理论,组织实装操作现地教学。半年的苦练加巧练,一个个“硬骨头”被如期啃下。
防化兵训练整天与毒魔打交道,在真情况不多的情况下,如何使训练向实战靠拢,蒲军礼边琢磨边探索。
以前进行气密性检查训练时,团里一直停留于施放模拟剂,凭眼观、手摸传统方法进行。“平时训练自欺欺人,战时就会不战自败。”蒲军礼对传统的训练方法提出了质疑。
为锤炼部队在实毒环境下的保障硬功,每次训练展开前,他都让团里搭设气密性检查室,调着量变着法在不同环境、不同地域设置各种实毒环境,自己带头进入气密室体验,到实毒现场作业。“这样的训练很刺激但真提高。”一次,被氯化苦刺激剂弄得泪流满面的六连连长杨诚感慨。
“险不训、危不演,到了战场定会吃苦头。”去年10月,在集团军组织的“拂晓13C”演习中,遂行防化保障任务的二营施放模拟剂替代品通过沾染区时,被蒲军礼现场叫停。他采取随机确定演练单位、随机确定演练背景、随机确定演练时间的方法,责令遂行任务分队现场换毒布毒,一场实战化条件下的夜间应用侦毒演练有条不紊展开。
因带领部队完成任务出色,蒲军礼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2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