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我国组织军演规模空前 各大军演几乎“无缝衔接”【2】

2014年08月01日07: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我国组织军演规模空前 各大军演几乎“无缝衔接”

  罕见横跨中国开赴西北

  不仅军演的密集程度提高,近来演习中的练兵方式也呈现出与以往相比明显不同。

  据央视报道,7月30日,系列演习中代号为“火力-2014·库尔勒A”的演习在西北某地进行。库尔勒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

  据报道,参演部队需要在地表温度60摄氏度的情况下行进。参演部队来自南京军区,从东海之滨横跨中国,千余人跋涉近四千公里开赴陌生环境进行演练,全程携带远程火箭炮。内部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无论是参演力量,还是距离,在我军跨区训练史上都是空前的。

  日前,在刚刚结束的朱日和军演中,也同样强调“跨区训练”。总参军训部副部长马开平说,以后将参照这次系列演习的组训模式展开军演,使跨区基地化训练成为提高我军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基本途径。

  此外,据中国军网消息,7月25日,总参谋部牵头组织的全军大型训练基地建设集训交流活动,目的是探讨如何建设大型训练基地。

  张军社介绍称,大型训练基地在设置战场情景时更加逼真、接近实战,能够容纳更多部队同时演练。实兵演练规模可以大些,各军种间的联合作战能力得到提高。

  以参加过跨区训练的海军陆战队为例,张军社说,他们从热带到北部寒区训练,提高全域作战能力,加强与其他军种间的联合作战。此外,跨区训练对综合保障也提出了新要求。

  除了跨区训练与联合作战外,军演中还强调军种内部不同兵种间的“协同性”。“以海军为例,这就要求水面舰艇、潜艇与航空兵等相互协同。”张军社说。

  在此番系列军演中,“红胜蓝败”的思维也被颠覆。昨天,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表示,我军目前已组建了第一支专业化模拟蓝军部队,他肯定了蓝军在朱日和演习中的表现。

  张军社介绍到,以前导演部会通过给红军情报等方式助其完成军演预设情节。如今,由于要求实战性更强,不预设情节,让双方自己侦察、自主对抗。导演部不再“偏向”,有助于模拟实战,更好找出问题。

  分析

  中国军队频繁亮剑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昨天,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公开回应这些猜测,称演习是例行性安排,目的是为了加强我军实战化训练,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据前文所提到的内部人士介绍,密集军演源于今年年初军委“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入发展”的要求,“军事演习”、“联合实兵演习”等词汇开始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时间

  演习是年度训练计划内的例行安排

  日前,有外媒对军演时间与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日、8月15日终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等等时间重合进行报道。对此,耿雁生昨天表示,我军这些演习都是年度训练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他说,“如果有人对这些演练活动疑神疑鬼、对号入座的话,那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

  内部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关于这些时间节点的推测的确没有道理。军演是对今年年初军委提出的实战化训练要求的落实。演习之所以跨度时间长是因为其中多次为系列演习,每一系列均包括多场演练。

  什么是例行性安排?张军社告诉北青报记者,各军种、军区都在年初的军事训练计划中就将军演包含其中,军事训练计划还要通过总部批准,有严格程序,不是临时性的安排。所以,这些军演不可能共同针对某个特定时期的特定事件。

  一般而言,军事演习是由年初的军事训练计划订立的,在之后的数个月时间里制定具体行动的方案,如果是多国联合军事演习,那么准备的时间要更长,甚至跨年。

  不过,张军社认为,军演的确具有威慑力,原因在于通过军演,军队表达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和能力被潜在的对手看到,传递出的这一信息对任何有不良企图的国家,当然包括日本右翼,都有威慑作用,从而迫使他们放弃意图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想法。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