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唯一的请求——记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上等兵余才皓

2014年08月12日16:2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唯一的请求——记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上等兵余才皓

  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12日电(记者刘永华、王德思)“脱帽,默哀!”在哀悼地震遇难同胞的仪式上,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上等兵余才皓捂住脸庞,眼泪止不住地流。

  地震吞噬了他的奶奶、嫂子和侄女,母亲头部受重伤,家里的六间房也全被震塌。进入灾区后,他只用10分钟陪伴受伤的母亲,其余时间都扑在救灾一线。

  在小家与大家之间,这位年仅21岁的年轻战士做出了选择。

  8月3日下午,营区的紧急集合号突然响起,部队接到抗震救灾的命令: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立即赶赴灾区!

  从小在鲁甸县龙门山镇长大的余才皓,第一次将家乡和“灾区”联系起来。

  “你们快接电话啊,快接啊……”余才皓给家里打电话,打不通,再打,还是不通。半小时后,部队出发赶往灾区。

  当晚,余才皓接到小姨的电话:“家里房子全垮了,奶奶、嫂子和小侄女被埋,挖出来的时候已经走了,母亲头被砸伤,你快回家。”

  运兵车在赶往灾区的路上不停颠簸,余才皓把头深深埋在膝盖里。

  余才皓对故乡最后的记忆,是他当兵离开家那天。村口敲锣打鼓,一大家人都来送他。奶奶看着他胸前的大红花,笑得合不拢嘴。

  由于父母在北京打工,余才皓的童年基本是和奶奶一起度过的。家里的樱桃红了,苹果熟了,奶奶都会把最大的留给他。

  嫂子话不多,电话里总会嘱咐:“在部队好好干,家里有我们呢,不用担心。”

  可爱的小侄女还不到两岁,特别爱笑……

  想到这些亲人都已经永远离开,余才皓牙齿咬得“嘎吱”响。“我当时觉得特别不真实,希望是一个梦。”余才皓说。

  4日早6时,部队到达鲁甸县火德红乡。一夜没有合眼的余才皓跳下军车,对着20公里外的家乡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立刻挨家挨户搜救生命。

  “解放军,快救救我的孩子!”一个村民反映,自家的孩子在前面的山沟放牛,地震后失去联系,生死未卜。

  “我熟悉地形,你们跟我走。”余才皓带着战友赶到被碎石填满的山沟,打着手电一寸一寸地找。一块布从石缝里伸出来,余才皓用手一点一点往下挖,孩子的腿露了出来。

  用手抬,用木棒撬,大石头终于被抬起。战士们把这个孩子抱出来,可惜已经没了气息。余才皓拿出雨衣穿上树枝,做了一个简易担架把孩子抬了下去。

  抢救伤员、转移群众、排拆危房、搭建帐篷,余才皓身体里就像装了一部发动机,不知疲惫地干活,瘦了一大圈。

  “我不能停下来,停下来脑子里就乱想,感觉更累。”余才皓说。尽管思念亲人,但因为救灾任务太重,他从未提出过回家。

  “龙头山镇也有部队赶去,我相信他们会像我一样尽心尽力救灾。”余才皓说。

  排长龙庆东将余才皓亲人遇难、家庭受灾的情况报告了上级,团政委朱江知道后立刻赶到王家坡村,在一座废墟前找到他。

  “我命令你回家看看。现在就去,坐我的车去。”朱江说,“这里有我们,你放心。”

  赶到鲁甸县人民医院,余才皓“扑通”一声跪在母亲的病床前,憋了几天的泪水顷刻间奔涌而出。

  “才皓,我以为我这辈子见不到你了。”母亲刚刚脱离生命危险,声音还有些虚弱。

  嗓子哭哑了,泪水流干了。徐才皓把母亲的手捧起来贴上脸庞:“妈,你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我还有任务,还要赶回去救人。”

  母亲点了点头,却舍不得松开儿子的手。父亲把他送出门,对他说:“亲人的骨灰都在殡仪馆,等安顿下来了就接回家下葬。你在部队好好救灾,不用担心家里。”

  在返回部队的车上,余才皓想了很久,才拨通了朱江的电话:“政委,等救灾结束了,我想请一天假,回去参加奶奶的葬礼。”

  这,就是余才皓来到灾区后提出的唯一的请求。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