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军报:别让亮点遮挡忧患 一些部队战斗力欠账不少【4】

2014年08月21日08:09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回望朱日和,忧患之中见担当

延伸新闻

7场对抗演习中唯一获胜的“红军”部队戒骄戒躁反躬自省

复盘“三问”,凯旋后的“清醒剂”

第16集团军某旅是“跨越-2014·朱日和”演习中唯一战胜“蓝军”的红方部队。令参演官兵没想到的是,部队凯旋,等待他们的不是庆功会,而是一场检讨式复盘总结。该旅自上而下反思得失、剖析问题,补齐战斗力建设的短板。尤其是旅党委提出的“三问”,为官兵注入了一针强有力的“清醒剂”。

■一问:上了战场次次都有“险胜”的运气吗?

“这次对抗,我们可以说是险胜,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运气的成分!”演习刚落幕,旅领导的这句话,为兴高采烈的官兵浇了一盆凉水。“赢了就是赢了,怎么能说是运气呢?”一些官兵不以为然。

可随着复盘总结时几组“蓝军”“失误”镜头的呈现,官兵们慢慢冷静了下来:首次演练环形防御的“蓝军”,重点加强了纵深地域的兵力部署,却忽视了在“红军”开进途中派出袭扰分队进行迟滞;面对“红军”兵分5路展开的“破壳”行动,“蓝军”没能充分发挥火力优势,而是采取均衡用兵的方法予以应对……

“如果当时在对抗中这些情况稍有变化,战局就可能扭转。上了战场,每次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旅长周玉印的叩问,如重锤敲打着每名官兵的心。

担任“红军”纵深攻击群群长、关键时刻收拢40余名官兵向“蓝军”核心阵地发起冲击的营长陈亚健坦言:“如果‘蓝军’的几辆坦克没有趴窝,反扑的速度稍快一点儿,胜负就难预料了!”

“战争是实力与实力的较量,企图把胜利建立在敌人出现失误上,上了战场是靠不住的。”一营营长高福来的发言,引起大家的共鸣。

■二问:今天战胜了“蓝军”,明天就一定能打败敌人吗?

“能够战胜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专业‘蓝军’,上了战场我们还怕谁……”对上等兵张迪在旅局域网上的这一获胜感言,该旅领导及时回复:“不要以为今天战胜了‘蓝军’,明天就一定能打败敌人!”

该旅参谋长孙强对自己没有把特战分队应用于执行“斩首行动”后悔不已:“这反映出我们对新质战斗力重视不够、对制胜机理研究不深。”

该旅保障部部长肖凤义坦言:“由于指挥控制能力不够,导致弹药车上不来,让部队错失了夺占高地的最佳时机。”

“信息化战争,情况瞬息万变,每名指挥员必须练就以变应变的本领。”对抗演习中因没能及时把握战机而遭受重创的营长王琛,对战法运用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问:战败的几支“红军”就没有可学之处吗?

复盘总结中,该旅官兵把目光转向了其他6支战败的“红军”部队。

“‘红军’首先派出电子对抗分队,对‘蓝军’防空分队进行全频高强度干扰。同时,2架战机对‘敌’纵深炮阵地、指挥所实施临空轰炸。这套‘组合拳’,体现了联合作战思想。”连长张立波以“战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广州军区某机步旅与“蓝军”实兵交战阶段时的精彩片段。

多次参加重大演训活动的该旅副参谋长郑国良,回忆起“济南军区某机步旅刚完成铁路卸载就接连遭受敌情,全旅迅即实现疏散隐蔽,有效保存了实力”的表现时,发出了“战术素养高”的赞叹。

“兰州军区某摩步旅,尽管最终没有达成战役目标,但在交通枢纽夺控战中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战术思想……”该旅将6支战败“红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可圈可点之处,整理汇编成册,供官兵学习借鉴。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要是放在以往,别说官兵不答应,就连我们党委班子可能都会有不同意见,但现在大家意见一致,为的就是明天上了战场能打胜仗。”旅领导如是说。(刘德武 李大勇 朱小虎)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徐金玉(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