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单亲家庭的王臻怀着满腔热血,选择报名参军。离别校园,辞别母亲,王臻来到广州军区某通信团,成为一名通信兵。
忠孝难两全。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母亲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坚定了王臻继续服役的决心,也让他深深懂得:对母亲最大的回报,就是紧握手中的钢枪,走好军旅人生路。
中秋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也恰好是王臻母亲的生日。虽不能相聚,王臻却坚持每年中秋前夕给母亲写一封信,倾诉军营成长的故事。他说,当个好兵就是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这个信息传递快速便捷的时代,传统家书依然承载着亲情友情的厚重,传递着凡人凡事的温暖与力量。征得本人同意,我们将这封家书推荐给解放军报,与广大读者一起重温“士兵与母亲”的恒久话题,感受一名普通战士的家国情怀。
胡 政、本报特约通讯员 庞雪辉
亲爱的妈妈:
快到中秋节了,提前祝您生日快乐!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最近连队推荐我当电源专业负责人。您过生日儿子也没什么能送的,就把这个好消息当作送您的生日礼物吧。现在肩上的责任重了,有时候忙起来,可能忘记给您打电话,报平安。别担心,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与您分别快3年了。从军3年,我逐渐明白,一个人不能选择怎样的家庭,但可以选择成长的方式。在军营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温馨,结识了许多亲如兄弟的战友。一次野外抢修时,我不小心一脚踩在工地散落的铁钉上,顿时一阵钻心的疼。老班长张国生二话没说,抱起我的脚查看伤情。怕伤口有脏东西,他立即帮我作了清理。看着老班长忙前忙后,我的泪花顿时在眼窝打转。
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外当兵,儿子非常挂念您。我心里明白,爸爸的不辞而别给您带来的打击很大,生活的压力更让您喘不过气来。去年服役期满,我犹豫不决,很想退伍回家为您分忧。您却一反常态批评我:“在部队好好干,就是对妈妈尽最大的孝心……”那几天,我心里很纠结,脑子里总是想:走,还是留?指导员看出了我的心思,与我谈心,说尽孝不一定非要在父母身边。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应该以国为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由下士考取军校的指导员还告诉我,当初选择转改士官,是他一生的荣耀。听到这些鼓励,我终于决定递交留队申请书。
妈妈,当一名优秀军人,一直是我藏在心里的梦想。今年5月,专业集训中我拿了全团电源专业第一名。上台领奖的时候,我多么想第一时间向您报喜。后来在电话里听到我的喜讯后,您比我都高兴,我也明白了儿子在部队成长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您的心。每天早晨,对着军容镜整理着装时,我都会摸摸肩上的军衔,心里感到莫大的荣光。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工作,不辜负部队的培养教育和您的日夜牵挂。儿子不在身边,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儿:王 臻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五日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