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部一个业务科接到基层连队报告,反映宿舍电线老化需要维修。由于没有领导关注和督办,此事一拖再拖,连队官兵对此颇有微词。直到一名领导到连队检查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督促机关尽快落实,才使问题得到解决。
衡量政绩观是否摆得正,群众满意是根本标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机关部门、机关干部对领导关注和督办的事,能够保质量、高效率地办好;对基层反映的而领导不了解、没关注的事,就容易推诿拖拉。这一不良现象的危害显而易见:首先,说明个别机关同志的政绩观出现偏差,只唯上不唯实;其次,应该解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必然影响基层全面建设质量;第三,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机关服务基层的良好作风,影响机关的形象和威信。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问题整改的关键阶段,在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上必须把问题找准、措施定好。应当看到,个别同志不仅没有坚持服务基层的主动性、高标准,甚至还出现了“过关”“喘口气”的思想。只有真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受触动、转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才能切实改变为基层解决难题由上级和领导推着走、督促办的现象,积极主动地为基层服好务、解难题。
领导未关注的事也要主动办,让群众满意。服务基层帮助解决难题,是各级机关的重要职能,不仅党委形成决议的事、领导关注的事,要不等不靠、不推不拖,保质保量及时落实,对基层官兵提出的建议、反映的问题,也要积极主动地解决好,做到无论领导是否关注、是否督办都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端正政绩观、转变作风,把服务基层的事办到官兵心坎上。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