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蒲西、李宣良)作为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高素质军事文化人才的战略之举、创新之举,总政直属单位群星锻造工程日前全面启动实施。由86名军内外名师名家担任的带教导师与150名培养对象全部确立带教关系并展开带教活动。
总政直属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面启动实施群星锻造工程,是深入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系列决策指示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总政直属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突出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对于培养造就一支德艺双馨、名家荟萃、充满活力的军事文化人才队伍,有效履行肩负的强军使命,推动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群星锻造工程旨在从与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定期选聘一批领军人物作为带教导师,选拔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培养对象,采取名师带教、办班培训、实践锻炼、出国交流等培养方式,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进行全方位、开放式、个性化的重点培养,促进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在总政直属单位中全面实施群星锻造工程,是总政党委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军事文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总政直属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建设水平与既是“国家队”又是“八一队”的使命任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学养深厚的名师名家还不多,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数量偏少,专业人才老化断档现象突出,创新能力偏弱。群星锻造工程注重强化事业导向,遵循军事文化人才成长规律,抓住“成才黄金期”实施超前培养,量身打造成才发展计划,把创新制度机制作为推进培养工作的可靠保证,在选聘选拔、培养方式、考核评估、管理保障等方面打破单位壁垒,整合培养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形成符合实际、顺畅高效、配套衔接的长效机制。
首批聘任的86名带教导师中,既有刘大为、印青、刘国梁等来自军队的名师名家,也有齐吉祥、郭文景等地方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均担任全国一级专业性团体理事以上职务或获得过本专业领域国家最高奖项,能够代表本专业领域国家、军队一流水平,在军内外具有很强专业影响力。选拔出的150名培养对象,都是总政直属单位发展潜力较大的专业技术骨干,大多从事人才紧缺和重点专业岗位工作,均获得过本专业领域国家三等奖、军队二等奖以上奖项,或参加过国家、军队重大专项课题研究。
群星锻造工程带教导师和培养对象每3年集中选聘、选拔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视情进行调整补充。每批培养对象3年培养期满,群星锻造工程办公室将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考评,重点考评德的方面表现、培养计划落实、作品创作及能力素质提高、重大任务完成等情况。考核达标的,将优先选拔推荐为国家、军队和总政系统的各类优秀拔尖人才和表彰奖励对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受聘担任带教导师的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高级记者徐海鹰说,“我们一定甘为人梯、真心爱才,虚怀若谷、倾情惜才,言传身教、躬身育才,让青年人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干得更好。”
入选培养对象的总政歌舞团二级演员阿鲁阿卓说:“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台上唱好歌、台下做好人,真正当好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排头兵。”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