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蔡彬、曾行贱报道:一枚雷弹火工品测试完毕并下架,另一枚雷弹随即上架测试,同时,已完成检测的雷弹迅速装车赶赴码头……这是南海舰队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进行紧急雷弹保障的一组镜头。今年以来,他们创新实施“模块化”作业模式,实现雷弹保障能力的成倍提升。
“以往,我们采取‘单线作业、一步一动’保障,虽然计划周密、安全稳妥,但操作耗时费力,无法满足大批量快速保障需求。”该大队大队长刘志勇介绍说,他们通过集体攻关、反复论证,将雷弹拆装、检测、加注、组合、装箱等多个步骤分为独立“模块”,研究总结出一套“模块化”作业程序,使保障过程形成流水线作业,各步骤整体推进,大大缩短了保障周期。同时,针对雷弹装载保障基数大幅增加、战时应急保障时限要求高等实际,该大队将“模块化”作业模式延伸到大批量、多弹型综合保障中,实现雷弹保障由以往单枚向多枚、一型专项保障向多型协同保障、直线型流程作业向立体型交叉作业的转变。
前不久,在一次实兵实弹演练中,该大队在短时间内为水面舰艇、潜艇等兵力实施了多个不同型号的雷弹保障,高标准完成了任务。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