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精心打造海防“耳目”
——浙江省军地依法加强民兵海防哨所建设纪事
■方 凯 余高斯 本报特约通讯员 罗正然
浙江省军区党委机关每周交班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报一周海上情况,10多年来一直如此。省军区动员处处长徐海峰介绍说,这些海情大多是由分布于沿海的民兵海防哨所获取的。近年来,随着军地各级依法抓建力度加大,民兵海防哨所获取海情的能力不断增强。
渔业重镇建哨所,满足战备需要
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90后”姑娘黄婉和陈思文是在浙江省温岭市雷公山民兵哨所度过的。当山下的街镇灯笼高挂、爆竹齐鸣时,她俩瞪大眼睛,目光透过观测望远镜警觉地注视着海面。
这个民兵哨所位于国家一级避风港——温岭市石塘镇,距离市区36公里,三面临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侦察和报知温岭当面海域及上空情况,常年有民兵驻守。
走进这个哨所,让人感觉如同步入正规的部队营区。一幢两层小楼立于山腰上,建筑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一楼为餐厅、厨房,二楼设值班室、武器室、宿舍,楼顶建有圆形岗亭。
温岭市人武部政委谢扬中介绍说,石塘镇是一个渔业重镇,临近海域过往船只频繁,情况复杂。1991年,雷公山哨所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人武部应当地政府请求,经常派民兵在这一海域巡逻。199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通过的《民兵工作条例》规定:陆海边防民兵固定哨所的设立,由军分区根据战备需要提出,报省军区批准。正是有了这一法规依据,军地联手启动民兵哨所建设。
在浙东沿海分布着温州洞头女子民兵哨所、台州玉环坎门基干民兵营女子民兵哨所等多个海防哨所。据悉,这些民兵哨所基本都是依据《民兵工作条例》在同一时期建设的。它们选址讲究,观察视野开阔,能监视到当面海域大小岛屿及进出港船只情况,且布局合理、相互交错,构筑起一个可直视近海、口岸、内港的监控网络。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