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央广网武汉5月7日消息(记者徐佳慧)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央台采访组和国防大学教授刘波一行人,一路寻访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的历史遗迹,来到了武汉。在武汉的解放公园长眠着15位苏联杰出的援华军事人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高耸着一座方尖碑似的烈士墓,上面写着“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几个大字,而在墓碑的后面是这样写的,“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苏联志愿队烈士永垂不朽”。
现在,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杨少武就在我们身边。
杨少武:这个烈士墓的设计是仿照俄罗斯的建筑风格,方尖碑、庄严的墓地、花岗岩等石材来布置的。烈士墓建好后,市民自发过来,每年都有,清明节都来祭扫的。献花的,献花圈的都有。
记者:刘波教授,这些烈士的身份为什么是“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而不是“苏联红军”呢?
刘波:主要是基于军事外交的考虑,苏联不愿意惹火上身,提前爆发同日本的战争。但是又希望积贫积弱的中国能顶住日本的侵略战争,因此派飞行员来帮助中国打仗,是以“志愿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苏联红军”的身份。当时我们国内报纸、电台对他们的参战也没有进行公开宣传。大量的人员用的是化名,这些化名今天我们翻译成汉语一看,都是老鹰、兔子、小鸟。牺牲了两百多个援华飞行员,但是他们的具体名字我们今天也不能完全弄清楚。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抗战中的无名英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