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滚动新闻
人民网>>军事>>正文

中国三军仪仗队首批女兵揭秘:妆容成训练一部分【3】

2015年05月15日08: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离国家大事最近的女兵们

梦里都在训练

在连贯正步的分解动作中,原地踢腿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女兵的出腿速度,教练班长安排她们和男兵一起练。“女兵站在男兵身后,两人一齐出腿,如果女兵速度够快,就能踢到前面男兵的腿。如果速度太慢,收腿时就容易被男兵踢到。”赵颖介绍说。

那段时间,女兵的集体荣誉感空前强烈。用徐子杰的话说,“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不能在男兵面前丢面儿!”“但是”,她话锋一转,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一天,有名女兵终于在训练中踢到了男兵的腿,“特别高兴,越踢越带劲儿”。结果直到前面的男兵忍不住提醒,她才低头一看,原来踢错腿了,“一直踢在了人家另一条腿上!”

虽然闹了笑话,但这种训练方式也大大激励了女兵的训练热情。很快,她们的出腿速度有了明显提高。也是在这个环节中,很多女兵出现了“训练伤”。

在三军仪仗队,走正步讲究“踢腿带风,落地砸坑”。“要做到‘落地砸坑’,首先必须做到‘不压膝盖不出腿,不压脚尖不落地’。”中队长程诚介绍说,如果膝盖和脚腕松动,砸地时的力道可能会损伤膝关节和踝关节;如果脚尖压不平,落地时不是全脚掌受力,而是脚尖或脚踝先戳到地面,可能会造成发炎肿胀。

与“训练伤”的叫法相比,曾参加过1999年国庆阅兵的军医方波更愿意把它看作身体在高强度训练下的适应过程。朱振华对此也有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拳击手打沙袋手会磨破一样,这是女兵们掌握新动作的必经之路。”

经历半个多月的正步分解动作练习,枪法训练开始了。在检阅场上,女兵们端着礼宾用枪走正步的飒爽英姿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训练中,这也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艰苦过程。

“7斤半的礼宾用枪托得手腕生疼,中午吃饭握筷子的手都在抖。枪放下时有一个动作要把枪杵在胳膊上,几天训练下来胳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尽管如此,那段时间她们晚上看《新闻联播》都在端枪站军姿。

根据方波的观察,仪仗女兵群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荣誉感强,意志坚定,特别能吃苦”。这一点也得到了李本涛和朱振华的一致认可。那一阵,很多女兵腿肿得连马靴都很难脱下来,但是没有人主动提出休息,“都是军医强制要求才有人不情愿地离开训练场”。

“我们都想着第一批执行任务,谁也不愿意请假,要不过两天回来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了。”徐子杰说。

在高强度的训练条件下,仪仗大队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保障女兵。炊事班为女兵们准备了具有调理功效的艾叶薏仁粥和种类丰富的水果,还把馒头、花卷做成小熊、小兔子和蝴蝶的形状。女兵楼内的形体室也建立起来,“鼓励大家业余时间锻炼健身,培养耐力”。

训练场上的同甘共苦也让女兵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训练结束后,我们就用仪仗大队配发的红花油互相搓关节,用醋泡脚。”那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和着红花油和醋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宿舍,让徐子杰久久难以忘怀。

很快,这个开朗的女兵又被另一个细节逗乐了:“晚上熄灯后,有好几次我突然抬起胳膊,醒了一琢磨,原来做梦都在练摆臂。”

她把这件事当笑话说给别人听,结果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许多女兵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大半夜躺在宿舍里,有出胳膊的,有踢腿的,这画面会不会太壮观了?”

妆容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进入4月,除了专业训练外,仪仗女兵们又多了一项新任务——学习化妆。

对此,中队长程诚解释说:“我们在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代表中国女军人的形象,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对来访对象的尊重,所以根据国际礼仪的标准化淡妆。”妆容的标准是“端庄、自然、大方、有精气神”。

“这种淡妆能更好地体现中国女性的美,化起来也很方便,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徐子杰说,“化淡妆不是为打扮和装饰,而是为了展示出我们自信的精神面貌。”

为了保证执行任务时不出纰漏,平时训练前女兵们都会按要求化淡妆,“这也是训练的一部分。”事实上,化妆会影响排汗,但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女兵们却毫无怨言:“一切为了上任务!”

考虑到其他国家仪仗女兵大部分都是盘发,仪仗大队为女兵们设计了发髻。“这种发髻形状扁圆,两侧微微上翘,外面用发网固定,搭配上卷檐帽,显得整齐利落”。

“女兵头上的发髻体现了东方女性的古典美,又充满了现代气息,同时美观、简洁、稳固。”程诚说,这种发髻颇受女兵欢迎,“不仅端庄大方,而且盘起来速度很快,两个女兵一组互相盘,两分钟搞定!”

对于普通电视观众来说,三军仪仗队的镜头也许只是一闪而过。但就是为了这精彩的瞬间,女兵们会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把完美的女军人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苦练正步的间隙,女兵们最喜欢的事是被叫去量礼服和马靴的尺寸,这意味着离执行任务又近了一步。

赵颖告诉记者,第一批女兵大都已经穿坏了好几双马靴。“靴筒被保养得锃亮,靴底却磨出了一个大洞,都是天天踢正步磨坏的”。

4月初,女兵开始和男兵进行合成训练,每天在训练场上踏乐行进。这是执行任务前的最后一项训练。

迎接外宾通常分为3种规格:第一种是由151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主要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第二种是由127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主要迎接国防部长、参谋总长;第三种是由101人组成的单军种仪仗队,主要迎接外军的军兵种司令。

按照计划,女兵们将要参加的是第一种规格的仪仗司礼任务。“根据任务规格,首批需要13名仪仗女兵上场。”训练处处长朱振华介绍说,“其他队员列入预备队,她们也都具有上场执行任务的能力。”

首批上场的13名女兵如何选出来?“过关!”程诚的回答非常简练。

“过关”是仪仗大队一个独特的传统。遇到上任务前需要选拔仪仗兵,大队长李本涛会把5个中队全部集合起来,让选拔对象逐个在700多人面前走正步。5位评委手里拿着乒乓球拍儿,根据选拔对象的表现作出评判。“红色的一面代表通过,黑色的一面代表淘汰,3票以上才算过关”。

“这非常考验仪仗兵的心理素质。”经历过“过关”场面的程诚笑着说。那天,第一批女兵全部上场。在评委们的多方考察下,队长程诚被选为空军护旗手,赵颖和11名女兵分3组编在陆海空军种方队的最后一列接受检阅,徐子杰和其他女兵作为预备队员一同参加任务。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娄杨宣(实习生)、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