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转型向冷战?
■许海云 潘 攀
不久前,北约各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年度防长会议,通过了多项态度强硬的军事部署议案。在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会议探讨了充满冷战意味的对俄军事部署。这些举措,加剧了人们对于欧洲安全形势的担忧。
此次会议,北约各国防长一致同意将围绕中欧与东欧盟国疆域及其周边地区,采取一系列陆地、海上和空中行动。包括以集体防御与危机处置为目标的军事演习行动;设置6个北约多国指挥与控制中心;建立能够快速反应的“高度戒备联合任务部队”;在波兰东北部设置多国部队司令部,并建立永久性联合后勤支持部队司令部等。此前,为了回应和压制俄罗斯增加部署核导弹的强硬态度,北约举行了自197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波罗的海行动”军演,演习期间,北约军队更是与俄罗斯军机数度展开跟踪与反跟踪对抗,其火药味几近实战边缘。
北约此类军事行动与部署计划,与北约防长在会议期间所表现出的强势姿态亦步亦趋,其直接目的,就是全面加强对俄罗斯的战略威慑态势。北约与俄罗斯的交锋已不再停留于外交言辞、经贸金融等领域,而是直接开展大规模军演威慑以及近距离抵近对抗。会议所通过的各项议案具有明显的战略涵义,它立足于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规划北约与俄罗斯的斗争,这些进攻性举措无疑会令双方已然支离破碎的关系雪上加霜。
北约各国为何突然大幅度提升与俄罗斯的对抗强度?这与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误判,以及传统的中东欧防御理念变化有很大关系。
北约没有料到俄罗斯会在乌克兰危机中采取如此强硬的立场,也没有料到面对西方强力制裁,俄罗斯不但未出现政治动荡与社会分裂,民众反而更紧密地团结在普京总统周围。另外,东欧与中欧一直是北约防堵和抗衡俄罗斯的重点,这些北约新成员国的政治导向、领土安全以及防御安全实践,直接涉及到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政治威信以及其欧洲安全布局。维护中欧与东欧的和平与稳定,是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政治与安全底线。北约防长会议所通过的诸项决议,旨在为确保防御安全底线做好提前准备,而并非单纯为解决乌克兰危机。
如果北约防长会议的各项军事决议付诸实施,北约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欧洲大国极有可能会回到传统的地缘政治斗争状态,重蹈欧洲冷战时期双输的历史覆辙。
对渴望建构欧洲安全秩序的欧洲各国而言,此次北约防长会议无疑是一种历史倒退,其与此前北约峰会所宣称的基本方针及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普遍谋求的政治对话与合作、区域经济联合以及长效稳固的安全建构的发展主题背道而驰。这次会议的种种政策预示着,今后北约对俄孤立对抗战略的全面升级,双方常态化、长期化、复杂化的新时期冷战态势的形成,对整个欧洲社会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来源:解放军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