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艘航母下水背后的海军历史:同志仍需努力【5】

长风大浪的洗礼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镜头。
改革开放使国家科技实力迅速提升,海军武器装备进入导弹化、电子化、自动化的新阶段,舰艇反潜、反舰、防空、电子对抗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得以攻克。1988年,我国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取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停靠码头的我海军033级常规潜艇。
90年代,人民海军高技术装备建设取得巨大成绩: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浮出水面,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第二代国产导弹驱逐舰成功下水列装,“飞豹”歼击轰炸机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万吨级综合补给舰游弋大洋……
新世纪列装的新型导弹快艇。
1999年南联盟的那声炮火引爆了中国的愤懑,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海军武器装备成为当务之急。短短几年间,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监造任务量成倍增长,具备区域防空和超视距打击能力的052C型驱逐舰先后服役,标志着中国战舰群朝着多用途、远海作战的方向发展;054系列护卫舰陆续入列,成为兼具防空、对海、反潜的“海上多面手”;新型导弹快艇隐蔽性、机动性强、突击威力大,被称为“海上无影利剑”;两栖船坞登陆舰,新型气垫登陆艇、新型猎扫雷舰、大型保障船等各型舰种纷纷启动“下饺子”模式……及至如今,海军舰艇装备正逐步向信息化、隐形化、攻防兼备的方向发展,新型战舰的舰载武器实现全面升级换代,综合作战装备体系得到明显优化。
驱护编队驰骋海疆。李章龙摄
装备建设这些年成就斐然,但中国战略环境复杂化的速度似乎更快,军事力量至今仍属于中国综合实力中的那块短板。航母及编队的快速成军,正倒逼着海军各项建设转型发展,也昭示着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的强军实践。
2009年4月23日,海军驱逐舰第九支队舰艇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多国海军节活动。驱九提供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