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与飞行学员一起感受冬日“温度”

2020年02月04日11:47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1月20日晚,到了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飞行学员陈智勇快速浏览着朋友圈。此时,距离农历大年三十还有4天,空军哈尔滨飞行某旅驻地刚刚降下一场大雪。

“你在温暖的屋内赏雪,我在刺骨的风中奋飞!”看着已经放假的地方大学同学纷纷晒着欣赏雪景的图片,陈智勇默默收起手机,稳了稳心神,又一次投入到第二天的飞行准备中。

空军飞行学员被誉为蓝天骄子,是大家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闪亮的光环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从学员到战斗员的转变,他们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寒假季,让我们和飞行学员一起感受特殊的冬日“温度”。

这里的自然“温度”泼水成冰

这是该旅一次普通的冬季飞行训练。当日气温-28℃,看着机场跑道两侧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飞行学员潘伟烨定了定神,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跑道。

这个来自广东的大男孩儿,在入学后迎来冬季第一场雪时,高兴得在雪地里撒欢儿。

“冷!”如今,潘伟烨最初的兴奋劲儿早已被冬季漫长的严寒降至冰点。

“计时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潘伟烨动作娴熟地松开刹车,加油门、拉杆、上升……飞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昂首起飞。

随着飞机越升越高,以往熟悉的大地变得陌生,机场周边的村庄几乎被“埋”进了雪里,弯曲的小河也已消失不见。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映衬下,蓝天中的飞机好似大海中的一叶小舟。

空中,潘伟烨凝神注视着仪表盘,时刻观察舱内各种仪器、仪表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调整飞行速度、高度及方向。

“下雪后,地面没有明显地标作为参照物,学员容易产生错觉偏离航线。”飞行教官李强形容这种雪后飞行犹如一次陌生空域训练。为此,学员们在地面准备时没少吃苦头。

一周前的地面预习,潘伟烨和同学们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低温下熟悉机场环境,一待就是一天。时间长了,脸僵硬得像一块铁板,嘴里呼出的哈气,很快又结成冰霜挂在眉毛上,大家都笑着说自己是“白眉大侠”。

“地面预习时身体还能活动,不至于冻僵,座舱实习才是真的要命!”学员翟和星回想起第一次座舱实习时的狼狈样儿,自己简直就像被锁进了冰柜里。

座舱实习时飞机并不启动,座舱里的温度和室外没什么区别。翟和星坐进去按程序模拟操作,不到20分钟,已经冻得透心儿凉,两条腿禁不住抖个不停。

虽然带着薄手套,可不断地摸着铁质设备,那种刺痛的冰冷逐渐渗到骨头里。每操作一下,翟和星都疼得咧嘴。由于反复长时间握着金属方向舵操作,双手冻裂开了口子,翟和星干脆在裂痕处贴了一层又一层的创可贴。两个半小时的实习结束时,整个人僵得已经无法立即起身。

这里的温度,冷到让人绝望。但这些励志叱咤蓝天的“雏鹰”们无所畏惧,在冰天雪地中逐渐练硬羽翼,振翅翱翔。

这里的训练“温度”激情似火

对这个旅的飞行学员来说,冬天是整个学期最忙碌的时候,字典里早已没有“寒假”两个字。

“每天的时间基本是数着秒过。”学员蒋永超这样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面对入学后的首次轰炸机飞行训练,蒋永超和同学们要在几周时间内,先后完成航理学习、地面预习、座舱实习、大速度滑行等一大堆课目,每一项内容都要经过异常严格的考核。

室外天寒地冻,室内热火朝天。在某飞行大队学习室,学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航理学习。虽然被学员们视为“噩梦”,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航理的重要性。

“不疯魔不航理。”蒋永超把自己调整到满负荷状态,课上认真听、课下反复记,拽着教官不停问。“那段时间,晚上睡觉梦话说的都是航理。”蒋永超笑着说。

要说热情,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体能训练。冬天外面寒冷,健身房自然成为学员们的“热选”。

“是我的方案有问题吗?”之前,学员张猛制订了一份体能训练计划,但一个周期下来,效果并不大。为此,他非常郁闷,与室友一起探讨原因。

为什么如此热衷体能?“为了炫耀8块腹肌!”学员杨洪迪开玩笑说。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壮硕的体魄是成为一名优秀战斗员的必备素质,非练不可!

对此,杨洪迪深有感触。一次突防机动训练,为躲避“敌”雷达搜索,杨洪迪驾驶轰炸机连番做出下降和上升动作,最后成功到达预定空域。“过瘾!操纵这个大家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没有足够力量和体力很难达到训练标准。”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走下战机的杨洪迪已是汗流浃背。

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一次低能见度飞行训练,云层厚、气流强,学员赵圣哲驾驶的战机一度颠簸。当赵圣哲操控战机临近轰炸地标时却犹豫了,“能见度这么差,要不要降低高度?”赵圣哲请教身旁的教官。“你是机长,你决策。”教官淡淡地回答。赵圣哲明白了教官的用意,随即调整高度,锁定,攻击,“中了!”赵圣哲激动地挥舞拳头。

这里的生活“温度”融化冰雪

一向要强的学员王英喆,终究还是不争气地哭了。

小年夜,为了给学员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一分乐趣,旅里精心筹办了一场春节联欢会。王英喆和同学们事先不知道,节目组悄悄给他们准备了一份惊喜——现场与家人视频连线。

为了集中精力备战至关重要的轰炸机首飞,王英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和父母联系了。当初,王英喆带着全家的希望招飞入伍。如今,他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空军飞行员只有一步之遥。

“儿子,北方很冷吧,多穿点儿。”“儿子,学习累吗?在学校要听教官的话。”望着大屏幕上抢着和自己说话的父母,王英喆哽咽了,“爸、妈,我飞上轰炸机了。你们放心,我挺好的。”亲人间朴素的对话,触动了现场所有人,一群刚强的男子汉红着眼圈送上热烈的掌声。

“说不想家、不想爸妈,那是假的。但既然选择了蓝天,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王英喆说。

春节前,学员们顺利结束了节前的最后一个飞行日,迎来了短暂的春节假期。根据安排,他们要深入到基层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共度春节。

“我把这枚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了就会给他带来一年的好运气。”学员王宏远一边说着,一边将裹着硬币的饺子包好。王宏远被分到的四站连为了迎接他,专门包了饺子。饺子里包硬币是王宏远妈妈的一个习惯。看着连队这些如兄弟般的战士争先恐后地吃着饺子,王宏远脑海中浮现出在家时的场景,感受到的是记忆中的年味儿。

晚上,王宏远拿出了尘封已久的信纸。春节前夕,大队倡导“一封家书”活动,鼓励学员通过传统方式寄托对家人的思念。“爸爸、妈妈:见字如面。已经不记得多久没给你们写过信了……今天教官给我送来好多暖贴,让我在外场预习时贴在身上,你们想不到一个大男人竟然可以这么暖吧,呵呵……我想你们了。”写着写着,王宏远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掉落,润湿了信纸。纸短情长,在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季,一封家书抵得上所有温暖。

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对学员们来说,这里已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驾战机,他们刻苦训练;机翼下,一片万家团圆。他们,将带着部队的希望和家人的温暖,高飞远航……

(责编:陈羽、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