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杜照宇:镌刻在和平丰碑上的英名

2020年02月16日10:26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每年清明,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都会来到希亚姆镇烈士纪念碑前,向在黎巴嫩遇难的中国维和英雄杜照宇致以崇高敬礼。

满地的废墟和瓦砾诉说着当年情景——2006年7月的一个夜晚,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哨位上的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一同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4岁。

杜照宇,山东淄博人,1972年11月出生,1990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93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国防部参谋。

2005年12月,杜照宇赴中东任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军事观察员,踏上了战火纷飞的土地。他坚持到最为艰苦的希亚姆哨所执勤。这个哨所东临戈兰高地,位于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三国交界处,周边历来是黎以边境最有争议、武装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在近8个月时间里,杜照宇与哨所的其他观察员一起,先后执行巡逻任务150余次,累计行程1.6万公里,上报观察报告200余份,并多次主持对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调查处理。时任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参谋长的利雷少将多次称赞杜照宇“表现突出,非常优秀”,表扬他所在的哨所是任务区“最优秀的哨所”。

2006年7月12日,以黎冲突爆发后,双方军事行动迅速升级,希亚姆哨所笼罩在炮火硝烟之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杜照宇始终坚守岗位,经常冒着炮火值班巡逻,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随着冲突日益激烈,安全形势恶化,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决定,将位于黎巴嫩南部所有哨所的执勤人数由5人减为4人。17日,一名奥地利籍观察员冒着炮火前来换哨,原有的5人当中有2人可以被轮换下哨。杜照宇主动要求留下,让正在生病的澳大利亚籍女观察员和年龄较大的爱尔兰籍观察员先撤下休整。

危急时刻,杜照宇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我是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来的”,这是杜照宇和在当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同事的最后通话。

当地时间7月25日晚,哨所忽遭空袭,被威力巨大的炸弹炸成一个大坑。硝烟过后,杜照宇倒在了地下掩体里的工作岗位上,鲜血染红了蓝色贝雷帽,浸透了迷彩服上的五星红旗。残垣断壁下,散落着杜照宇向停战监督组织撰写的当日情况报告,还有一副支离破碎的眼镜……

无情的炮火带走了一个34岁的生命,却带不走这位刚强铁汉的铮铮誓言:“军人的职责不是制造战争,而是制止战争。”

惊闻噩耗,亲人和战友们万分痛惜。同学、朋友、老师、邻居,数以万计的人纷纷表达对照宇的惋惜、留恋和敬仰。

来自法国、意大利、印度、尼日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军事观察员以各种方式表示对照宇的哀悼和惋惜。联合国向杜照宇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为杜照宇追记一等功。烈士的遗体被专机接回国内,原总参谋部在京西宾馆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杜照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也激励着同事们继续用生命忠实履行维和使命、捍卫世界和平。杜照宇的英名永久镌刻在了人类维护世界和平事业的历史丰碑上!

(责编:陈羽、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