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退役军人事务部典型宣传报道

脱下戎装 实业报国——李剑川同志先进事迹

2020年05月28日14:05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原标题:脱下戎装 实业报国——李剑川同志先进事迹

李剑川,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湖南中部创新集团董事长,国防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国防科大)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技术7级)。1987年李剑川从国防科大自控系毕业后,申请入伍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四年间因表现突出获某兵器试验基地科技奖;1991年考入国防科大自控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空军“八五”重点项目歼十铁鸟研制,为歼十铁鸟飞控的成功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回国防科大组建GNC(制导导航与控制)芯片实验室,承担了近30多项国防预研、重点型号、“863”计划等科研项目。李剑川曾获得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湖南1998年抗洪中荣立三等功一次。

“拼命三郎”赢了死神一把

李剑川离开军营踏足无人机领域,源于内心澎湃着军人的热血,想实现实业报国的理想。他2001年读博时,研究微电子与计算机系统结构,学成回到国防科大后,奉命组建了相关实验室进行科研攻关。退役后,李剑川成立湖南中部创新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部创新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他把方向确定在无人机及微型控制装备上,带领团队研发生产消防无人机、水陆两栖救援无人机、单兵反恐察打一体无人机、拒止武器和微小型飞机。

科研道路上,从来没有坦途可走。几年来,李剑川一心扑在科研攻关上,几乎全年无休。

2017年9月,为了验证一款消防无人机的性能,李剑川和他的团队随国家消防装备检测中心到西藏进行高原试验。当时,李剑川是公司唯一能飞无人机的人,却正好身患感冒。常识告诉我们,在高原上患感冒非常危险,易引发肺水肿。但试验不能耽搁,一年只有一次,最后他冒着生命危险上了高原。

在海拔5100米的地方,试验做到一半,有些人因高原反应受不得不下山了,李剑川咬牙坚持着,可不久出现血氧指数不足,情况危急。其他参试单位的人将氧气袋全给了李剑川,大家挤在一部车里一路狂奔下山。靠着6袋氧气,李剑川这位“拼命三郎”赢了死神一把。

试验证明,李剑川公司选送的这款消防无人机解决了电池低温、大电流遥控开关、整机安全性等问题,填补了大载重高原救护无人机、消防无人机、单兵反恐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多项空白。

国外做不了的 更要搞成功

李剑川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长期驻防海防前线。在父亲身上,李剑川读懂了家国情怀,热爱解放军、向往军营生活,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填报了国防科大。毕业后,他又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某兵器试验基地工作。为了发展仿真技术,他刻苦钻研,成为该基地首个考上研究生的干部,回到国防科大自控系攻读硕士学位。

痴迷科研,加上实践经验丰富,国防科大选定李剑川参加重点科研项目。初生牛犊不怕虎,要做就做最难的,李剑川等研究生承担起课题中十分重要的全系统实时通讯接口技术的攻关。这个攻关的核心技术是,把系统里从中型计算机到小型计算机再到微型计算机的12类接口,用汇编程序一一打通,设计非标驱动器。

当时,国外有专家预言,这个总线下的驱动项目中国做不了。李剑川不信这个邪,他说:“国外做不了的,我们不一定做不了!”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3个月,啃下一人多高的外文资料,不停地调试接口,有时睡觉做梦都在调试接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打通了所有接口,整个系统顺畅地运转起来。

因为在科研中的突出表现,李剑川研究生毕业后被国防科大留了下来,加入国家重点工程攻关团队。后来,他继续留校任教,承担近30项国防预研、重点型号任务以及“863”科研项目等,用军人的赤诚勇攀科技高峰。

“用心打造 让产品达到极致”

经过不懈努力,李剑川带领团队研发的消防、救援、警用反恐等无人机获得5项国内第一或领先成绩,中部创新公司申请专利10余项,成为无人机等领域的领跑者。

正是看中了中部创新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多地多单位加强了与公司的合作。上海消防所、防化研究院等单位与他们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国防大学、国防科大等单位同他们一起探索新型智能无人系统。岳阳市与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在芭蕉湖成立水陆两栖无人机、水上快速救援艇项目基地,目前已建好3000平方米厂房和码头。

“用心打造,让产品达到极致。”李剑川说,中部创新公司虽然拥有一流技术,但是决不醉心于赚快钱,而是沉静沉淀。走向市场的产品,要经过十多版甚至数十版的改进,像单兵便携察打一体无人机,其旋翼做到了一键折叠,且用时仅4秒钟,便携性与勤务性能达到了极致。(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

(责编:陈羽、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