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厉兵秣马”剑指苍穹,谁能制霸深空?
资料图片:美空军X-37B空天飞机。 |
空间对抗,旨在争夺空间控制权、保证空间优势而采取的作战行动。随着空间领域竞争性和对抗性加剧,各国高度重视空间对抗系统的发展。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已部署了部分空间对抗系统,形成较强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一定程度上的空间进攻能力和有限的空间防御能力。
夺取未来战争优势 美俄高度关注空间安全
为维护本国空间利益和安全,在未来战争中占据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高度关注空间安全,并进一步强化空间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完善空间作战理论和组织机构,引领空间安全能力发展。
空间安全战略是美国为保持其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维护其在空间的行动自由及确保空间系统安全而制定的国家战略。美国高度重视空间安全,并将其纳入了国家安全体系,将确保空间安全与稳定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其空间安全。
俄罗斯处于大国霸权冲突、地缘政治冲突、宗教冲突的多重矛盾交织的焦点。近年来,因乌克兰动乱、克里米亚公投、叙利亚冲突等地区热点问题,特别是近来俄罗斯与美国在委内瑞拉和黑海地区频频交手,使得美俄关系恶化到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俄罗斯为了增强不对称作战能力,空间安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空间作为战争媒介 成军事大国角力新战场
古今中外伟大的军事家们已经认识到控制高地能获取战略、战役和战术优势。从中国古代孙子的“必居高阳以待敌”,到二战时期的航空飞机,以及冷战时期的高空飞机,高地为参战者态势感知、进攻、防御提供了战略优势,进而使其获取作战空间的控制权。空间作为战争媒介,正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21世纪的军事竞争新高地,是军事大国角力的新战场。
空间系统将成为战争中首轮被攻击的目标。空间系统是争夺信息优势的重要装备,谁直接获取各类重要信息的能力更强,谁就获得了制胜的先机。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及其盟友为了应对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先后调用数量庞大的卫星群进行信息支援,总数量达到了100颗,形成了空间侦察监视、空间通信保障、空间导航定位、空间气象保障四大系统,组成了庞大的天网。在海湾战争的总结报告中,美军将战争的胜利归结为“GPS的胜利”。由此可见,未来战争可能首先在空间领域打响,空间系统或将成为战争中首轮被攻击的目标。
天对地快速打击将成为未来战争重要作战样式。在未来“以快吃慢”的作战样式指引下,如何在敌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实施天对地精确打击,是美俄等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美正在加紧研发的X-37B飞行器,就采用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和自适性的先进制导与控制技术,使其很好地适应飞行条件的变化,为未来实施空间对抗和天地打击提供作战平台,其上如果携带武器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制霸高空的攻击性武器,可实时进行天对地快速打击。
发展空天对抗系统 路向何方
一是掩军于民,隐蔽推进空间对抗系统快速发展并形成战斗力。鉴于发展空间对抗系统的敏感性,各国发展空间对抗武器一般都打着民用旗号。例如,美国实施的“凤凰”计划对外宣称致力于用射电望远镜等先进设备接收从宇宙中传来的电磁波,从中分析有规律的信号,希望借此发现外星文明。但却囊括了诸多空间操作,如有效载荷寄宿发射、细胞化卫星、在轨机动、与合作目标交会、捕获目标、对目标实施操作、飞离目标、退役卫星部件的重复使用、低成本空间系统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都可用于发展进攻性空间对抗武器。
二是软硬结合,探索发展多样化空间对抗手段。在发展空间对抗技术时,既发展对敌方装备进行直接摧毁的硬杀伤能力,也重视发展利用先进的光电技术使敌方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软杀伤手段。2007年3月,美国“轨道快车”进行了一次太空修复卫星和捕获卫星试验项目测试修复卫星,进行各类仪器和技术的太空试验;演示自主卫星维修技术的水平,旨在延长各类卫星和航天器的使用寿命。“轨道快车计划”验证了对近地轨道航天器的交会、捕获、控制及服务能力。
三是天地一体,不断完善空间态势感知和攻防能力。美国在其《国家安全空间战略》中,首先从战略层面提出优先发展空间态势感知装备,同时,均衡发展进攻性空间对抗技术,多渠道发展防御性空间对抗技术。空间态势感知要实现对空间的全面覆盖,提高深空微小目标的探测、跟踪精度,提高空间态势感知的时效性,实现对峙特定空间目标或局部空域进行目标特性识别和环境监视。在此基础上,将现在对空间目标的监视、探测、跟踪能力,发展为面向空间对抗作战的一体化空间态势感知能力。
伴随海洋、大陆的不断“开采”,世界大国逐渐把重心转移到空天领域。事实上,这场无声的争夺早已开始,这场所谓“站得高,望得远”之争究竟又能达到何种白热化的地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欧阳骞、苏伟、章子星、马建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