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展示军力,凝神聚气,维护历史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黄子娟、莫仕伟)24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其他城市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活动。本次红场阅兵出动近1.4万名官兵,225件武器装备。
俄方顶着疫情压力,坚持举行阅兵仪式,这场阅兵蕴含着怎样的意义?本次阅兵将有哪些亮点和看点?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再次赴俄参加红场阅兵,释放出什么信号?针对上述问题,人民网专访了国防科技大学马建光教授。
展示军力,凝神聚气,维护历史
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各种活动中,尤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最为重要,很多人称之为红场阅兵。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红场阅兵从5月9日推迟到了6月24日,这也使得这次阅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马建光表示,俄方选择6月24日这个日期并非偶然。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由于时差原因,苏联当时已是5月9日凌晨,因此这一天被苏联确定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一个半月之后,即6月24日,苏联就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因此本次阅兵延期到6月24日,有明确的导向,强调要铭记历史,发挥过去光辉的战斗精神,向世界昭示俄罗斯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并让大家团结起来,克服未来的困难。
在疫情条件下,俄罗斯仍坚持红场阅兵,马建光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展示俄罗斯军力。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面临着很大的地缘政治困局。一直以来,西方对俄罗斯的打压就没停止过,舆论唱衰、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打压。尤其在疫情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加大在俄罗斯边境的海陆空多兵种演习,不久前美国还宣布将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并扬言要恢复核试验。这些都对俄罗斯形成了战略威胁。而俄罗斯捍卫国家安全利益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的,想借这个机会向西方展示其军事实力。
其次,疫情肆虐,国际油价下跌,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红场阅兵有很直接的现实意义,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凝神聚气,凝聚起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意志和精神,团结带领俄罗斯人民战胜疫情,战胜经济停摆带来的困难。
新装备首次亮相 功勋坦克出场
阅兵中亮相的武器装备,往往是一国国防与军队建设最新成就的集中体现。每年红场阅兵,装备方队由哪些武器组成都备受外界关注。
资料图:俄罗斯 T-90M主战坦克
据俄《消息报》网站报道,本次红场阅兵将出动近1.4万名官兵、225件地面武器装备以及75架飞机,而75架飞机代表着今年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多款新型装备纷纷亮相。
《红星报》等俄罗斯媒体报道,曾在卫国战争中叱咤风云的31辆T-34坦克和7辆SU-100自行火炮在装备方队中打头阵。75年前,苏联红军正是驾着富有传奇色彩的T-34坦克直捣纳粹德国首都柏林。
4辆最新型“阿玛塔”坦克驶过红场。俄罗斯是坦克制造大国,坦克向来是军工部门研发的重点,这款新型坦克代表了俄未来主战坦克的发展方向。
在空中装备方面,参加今年红场阅兵的75架军机编成16个空中梯队。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在4架米-8直升机的护卫下率先登场。大名鼎鼎的“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高级特技飞行表演队在红场上空再次亮相。6架苏-25强击机拉出代表俄罗斯联邦国旗的白蓝红三色彩带受阅。
红场阅兵彩排现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队员们昂首阔步。(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仪仗队再次赴俄参阅 彰显两国军队友好关系
应俄罗斯方面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105名军人参加此次红场阅兵。本次赴俄的方队队员平均身高1米86,平均年龄20岁。这也是时隔五年,中国军人再次参加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活动。
马建光认为,我国仪仗队赴俄参加阅兵,一是通过阅兵的平台,向全世界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二是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下,展示军队在新的征程中的崭新面貌,同时也彰显了中俄两国军队的友好关系。
“中俄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互为彼此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走好趋稳是大势所趋,也符合两国人民利益。” 马建光表示,国际社会格局波诡云谲,激烈动荡,中俄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二战以来的政治经济秩序上做出应有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