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器出口再推“当季新品”
据外媒报道,日本防卫省计划今年重点向国际社会推销航空自卫队C-2运输机,年内将邀请潜在客户到访日本,观摩该机性能演示。近日,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搭乘C-2运输机,参与完成“触地重飞”等演示项目,借以推介今年的“新品”。
招数尽出,颗粒无收
2014年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后,日本在国际军火市场动作频频,屡屡放出达成合作意向的消息,但实际上除几个小额订单外,至今没能签到像样大单。近年来,日本在推动武器出口方面没少费功夫。简单来说,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高层亲自下场带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每次出访,都会顺带推介武器装备。2015年安倍出访印度期间,曾传出两国签署出口US-2水陆两栖飞机意向协议,然而,至今两国仍未签署正式合同。此次河野太郎参与C-2运输机技术演示,意在吸引潜在客户。
二是频繁“刷”存在感。日本每年都会举办针对特定客户的防务装备展会,拿出重磅推介装备,让潜在客户近距离接触和测试。展会过后,还会邀请客户开会,了解其在防务方面的课题和需求,推销日本能够提供的装备研发、运营维护、训练指导等服务。
三是备齐产品,曲线出口。日本防务产品出口,陆上重点推介90式主战坦克,海上以苍龙级潜艇、US-2水陆两栖飞机为重点,航空则重点营销C-2运输机。日本还向东南亚国家提供二手P-3C反潜巡逻机、巡逻艇、TC-90教练机等,试图通过售卖后续服务等方式曲线出口。
日本推动武器出口大多雷声大雨点小,除时不时上几次军事报道“头条”外,至今没能得到一份像样合同。可以说,国际武器市场的大门,对日本来说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令日本防卫界感到沮丧。
性价比低,难开销路
在日本看来,构建所谓军事大国,必须不断拓展军事影响力,以其现阶段情况看,武器出口是最好突破口。从研用层面看,日本国内市场小,难以规模化量产,导致装备研制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缺少外部订单刺激,研制周期较长,不利于军工产业健康发展。
拿今年“当季新品”C-2运输机来说,该机由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配备两台美国通用电气CF6-80C2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41吨,属于中型运输机。该机每架成本约2.01亿美元,2016年开始量产装备部队。日本防卫省原计划预定40架,以替换航空自卫队现役C-1和C-130运输机,但由于进展缓慢,价格攀升,目前只交付不到10架。日本迫切希望能够将该机型出口,或转改进入民用航空市场,以降低成本,赚取利润。
虽然该机采用世界先进涡扇发动机,但受日本国内防卫需求限制,采用中型机身,在航程指标、载荷能力方面并不突出。算上单价,其性价比远不如美国C-17和欧盟A400M运输机,要获得客户青睐还需花费一番营销功夫。同样,印度购买日本US-2水陆两栖飞机的谈判已进行多轮,印方对每架超过9300万美元的价格表示为难,希望在印度本地生产或技术转让,双方无法谈妥。
另外,日本武器研制以服务日本作战、适应日本地形为主,在创造力和技术层面已陷入日本式思维,难以设计出兼顾价格和性能需求的产品。这也成为日本武器难以打开销路的重要原因。(文威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