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一名“大龄”女排长的专属“时区”

2020年09月25日09:2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贾春玲觉得自己很符合一名狙击手应有的特质——咬定目标绝不放松。图为贾春玲正在进行狙击瞄准训练。 汤文元摄

贾春玲22岁时大学毕业参军入伍,第4年提干,第6年成为新疆军区某旅一名基层排长。

28岁,同龄人奋斗的事业成果已经有所积淀,贾春玲的军官生涯刚刚开启崭新篇章。

新时代,军营为女军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也让这位“大龄”女排长尝到独特的军旅滋味。她比这支部队所有排长的年纪大,她的连长、指导员年纪比她还小。她曾是班长眼中特立独行的90后士兵,如今她带的兵是比她小10岁的00后。她的朋友很少,能聊心事的一只手能数得过来……

站在起跑线上,“大龄”女排长的身份让贾春玲一度陷入焦虑和迷茫。不过,在努力奋斗的奔跑中,她渐渐明白,在命运为每一个人安排的专属“时区”里,既没有领先,也没有落后,一切都是准时的。“就像新疆的日出比老家辽宁的日出要晚,但你依然能够享受同等时长的阳光。”她说。

清晨6时30分,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贾春玲准时起床。她的一天从背诵讲稿开始。在高强度训练间隙,她不断在脑海里打磨讲稿。

2020年6月,某训练基地内,包括贾春玲在内的6名女队员通过层层选拔,从新疆军区数十名教学尖子中脱颖而出。她们为即将开始的陆军“四会”教练员比武做最后准备。参赛名额只有1个,竞争异常残酷。

28岁的贾春玲在6人中年纪最大,模拟考核中成绩最突出。

基地外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几所高中,不知见证过多少学子生命中的关键时刻。尽管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被怎样改写,贾春玲依然期盼并努力创造着属于她的关键时刻。

起 跑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马拉松,或许起跑的位置就没那么重要了

2019年夏天最热的时候,从军校毕业的贾春玲被分配到一支新型作战旅。报到地址在远离喧闹的一处戈壁滩,部队正在那里驻训。

汽车把新排长们拉到荒野。接近宿营地时,贾春玲看到一群女兵在风沙中训练,面色黢黑,满身尘土。

2017年夏,这支部队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浪潮中诞生。按照兵员编配需要,一年后他们招收了第一批女兵。透过车窗,贾春玲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往,以及已经与她们紧紧捆在一起的将来。

贾春玲成长在东北一个并不富裕的乡村,家中有个仍在念书的弟弟。2012年大学毕业后,贾春玲参军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师。原本打算等弟弟念了大学就退伍的她,后来主动对父母提出:“部队挺好的,想留队继续干。”

“我希望每一天都充满新的挑战。”部队生活像是一章单调的乐谱,贾春玲总能抓住蕴藏其中的一节节跃动音符。入党、当骨干、参加比武、提干,贾春玲努力融入军营的点滴,在拼搏中沉淀和展现自我。她告诫自己:“尽管去挑战,哪怕失败也是一种经历。”

命运总是以看似偶然的方式,成全她念念不忘的夙愿。

2019年6月,贾春玲被分配到这支新成立的部队,原因是“那里招收了第一批女兵,需要有带兵经验的女干部”。走进新环境,迎接贾春玲的是崭新的身份和挑战。

上任前,部队为新排长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集训。单位领导与新排长们谈心,了解她们在部队的发展愿景。

“先当好排长,未来渴望成为优秀的连主官,然后向机关发展……”听着比自己小四五岁的战友们畅谈职业规划,贾春玲陷入沉思。回想为了提干埋头学习的那段时光,总是坚定而执着的,可成为干部之后,她的脑海一片空白,“走一步看一步”竟然是最现实的考量。

“与行政干部相比,技术干部工作性质单一,调职受岗位影响小。”考虑到贾春玲年龄偏大,单位领导打算把她定编在技术岗位。对此,有同事劝她:“女干部去带兵,很多行政岗位不适合,越往后路会越难走。”父母建议:“年纪不小了,事业平稳发展最重要。”

可贾春玲并不喜欢安稳。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碰撞让她陷入纠结,直到她渐渐发现年龄的近义词——经验。

在集训队,她比所有排长更了解基层的运转模式。遇到大大小小的难题,大家纷纷向她投去求助的目光。无论是安排工作、组织活动,还是处理各种矛盾,年轻排长们生涩的一招一式让贾春玲察觉到,从经验这个角度看,她有独特的优势——新排长们仍处于起跑后的提速阶段,她却能直接进入冲刺状态。

“我从兵中来,渴望回到兵中去。”年龄或许是她最大的劣势,但这些年当兵的经历却是她最大的优势。贾春玲找到领导,坚定表态:“我还是想带兵。”

长跑是贾春玲最喜欢的运动,她觉得“在风中奔跑能找回少年的感觉”。每个周末,贾春玲把自己扔在跑道上,偶尔也会在微信朋友圈晒照鼓励自己:“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马拉松,或许起跑的位置就没那么重要了。”

坚 持

只要能更进一步,便能“满血复活”

回归带兵人的身份,贾春玲找回了曾经熟悉的感觉,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

事实上,她面前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这支部队组建之初并没有招收女兵的计划,经验只能在摸索中一点点积累。为了有效管理这个“少数群体”,部队在建制之外成立了一个女兵队,由贾春玲任队长。女兵们操课时间按照各自岗位跟随连队开展训练,“8小时”之外的管理工作则由女兵队负责。

身先士卒是带兵人树立威信的不二法门,曾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贾春玲深谙其道。

野外驻训期间,每天训练结束后,女兵们的身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尘土,贾春玲的衣服总是最脏的那一个。

参加旅里的比武考核,贾春玲的成绩名列前茅,不少课目甚至超过了男兵的平均水平。有同事好奇“这个女排长对自己到底有多狠”,直到看到她布满伤疤的腿,瞬间哑然。

有时女兵犯了错,贾春玲跟领导“讨价还价”,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生怕自己的兵受半点委屈。通下水道这种脏活,她抢着干;排队打饭,她始终站在队伍最后一个。

以“女汉子”形象在女兵中树立的威信,帮助贾春玲顺利踢好头三脚。但她很快发现,要想走进女兵们的内心,更需要春雨润物的细腻情感。

一次晚点名,列兵梁娜答“到”的声音很小,贾春玲当场批评了几句。梁娜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服气,两人暗自较上了劲。贾春玲一遍遍点梁娜的名字,可梁娜答“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场面一度很尴尬。事后,贾春玲了解到,这种强硬的方式让梁娜觉得“很没面子”。

“我不喜欢‘拧巴’,可解决问题有时的确需要峰回路转。”贾春玲试着跳出问题本身寻找答案。她开始留意这群小妹妹的小心思,时而心平气和地与她们交心,时而与她们的父母沟通。

她还在网上搜罗了一些新奇的团队小游戏,训练间隙和休息时间带着女兵们一起玩。她会为每个过生日的女兵准备一块精致的小蛋糕,并在祝福卡片上写下“永远18岁”。

贾春玲曾拼尽全力成为一个好兵,如今为了带好兵,她需要付出更多。

去年年底,单位要求女兵根据训练成绩重新定岗定编。机关把推荐权给了贾春玲,矛盾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那段时间,她在机关、营连来回跑,还要兼顾女兵的思想波动,忙得焦头烂额。

外表越坚强,内心可能越脆弱。

贾春玲承认自己不止一次偷偷抹泪,甚至有女兵们说“曾听到排长的房间里经常传出捶打桌子的声音”。尽管有万般委屈,可她知道路是自己选的,“后果自负”。

她曾为受了委屈的女兵讨回公道,与男兵班长争得面红耳赤。一次打扫饭堂卫生,炊事班班长批评女兵廖宇洁弄丢了一个打饭的勺子,要求赔偿。贾春玲拉着廖宇洁跑到班长面前,言辞激烈地要求他查明真相,并向廖宇洁道歉。

关于女兵队的诸多事宜,大大小小全由贾春玲一人把持。她对自己“心狠手辣”,却把最大的宽容给了女兵。她“伤痕”累累,却仍要照看好女兵们的身体和心灵。

支撑贾春玲的动力,直接来自她们的成长。每当自己的训练成绩大幅提高,女兵的表现受到上级表扬,或者有人夸她是个合格的排长,她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和幸福。

贾春玲电脑里至今留存着一款尚未通关的单机游戏。主人公凭借一把锤头在悬崖峭壁上攀爬,稍不留意便会掉下深渊。

她觉得自己就像那个“愚公”,孤独闯荡,但只要能更进一步,便能“满血复活”。

寻 找

当你不知道想要什么,不妨把目光对准自己

“我这个年纪,究竟怎样才意味着成功?”每每想到这个问题,贾春玲的心头总会一紧,那种压迫感让她“只想埋头往前冲”。

刚到部队任职时,贾春玲偶然在报纸上读到马和帕丽的故事。这位来自新疆军区某团坦克连的女指导员与她同岁,却已是人大代表、陆军部队的典型。除了佩服,贾春玲也很羡慕。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努力带好兵的同时,贾春玲像是疯狂弥补什么一样,瞪大眼睛寻觅着这样的机会。

2019年春节,部队组织文艺晚会。贾春玲主动申请担任主持人,那是她第一次站在全旅官兵面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稳健的台风成功进入领导和官兵们的视线,她为此感到得意。

部队在驻训前开展了一次创破纪录比武竞赛。夺冠并且破纪录,将能获得旅里订制的“金猎隼”奖章。迄今为止,这个奖章只戴在不到100个人的脖子上,女兵只有1人。

贾春玲很心动,她一口气报了3个课目,每天和男兵一起训练,按男兵的标准把自己练到崩溃。最终,她如愿以偿站在领奖台上。

贾春玲不觉得自己算是执着于功名的人。“可我总是忍不住在比。”她说,“同样的年纪,别人有的我没有,是不是就代表我比人家差?”

她曾想让自己休息一阵子,念头没过多久便被打消了。尽管她不知道用于和自己比对的“对手”究竟是谁,但她坚信只有拼命抢时间,才能处在与自己的年纪和经历相匹配的位置。

今年5月,为了准备新疆军区组织的“狙击枪王”和“狙击精英”比武,旅里成立了一支狙击集训队,招收3名女兵。通过选拔,贾春玲顺利入围。

在这支没有性别区分的队伍里,贾春玲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狙击手每天要背着重达5公斤的狙击步枪越野10公里,在高温下一趴就是半天……好在她从未放弃,成绩也从末尾来到前排。

就在贾春玲信心满满时,她被告知比武没有设置女兵项目。像是火热的炭炉突然被浇了一盆冰水,她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次绝佳的“表现”机会。

生活渐渐回归平静,贾春玲从战友推荐的一本书中读到:“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在他极富创造力的壮年时期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她一直在寻找,但目光从未落在自己身上。

“我要找找我自己了。”贾春玲说。

7月初,军区组织陆军“四会”教练员比武海选,贾春玲依旧第一时间报了名。她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是告诉自己:“不论结果是喜是悲,总不枉拼搏一场。”

回 归

在人生这场长跑中,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经历了什么

来到教练员集训队,贾春玲给自己挑了一个难度很高的课目,低姿匍匐。

一次次卧倒在沙坑里,手肘被磨得血肉模糊,脚上的水泡逐渐长成了厚厚的茧。接近2个月封闭集训,这位大龄女排长用超乎常人的付出获得了唯一的参赛资格。

“都这个年纪了,干吗这么拼!”这是一年来她经常听到的话,她觉得“没有该干这件事的年龄,只有想干这件事的决心”。

然而,命运又一次对她开了一个并不友好的玩笑。受疫情影响,上级决定不派代表参加比赛。

收到消息后,战友们为她感到惋惜。贾春玲却很淡定。她说自己已经回归到刚入伍时的状态:凡事尽全力拼,不会为没有结果的事烦恼。

年初那场春晚结束后,贾春玲和同为主持人的军嫂张霞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见证着贾春玲的成长。

“起初贾春玲总喜欢与她聊各种目标,‘今天要达到什么程度,明天要超过哪个对手’,一旦达不到便给自己施压,甚至要求自己用狠话批评她。”张霞说,“后来贾春玲放下了很多执念,心情放松了很多。”

“她拼命想要收获成功,但她不再害怕两手空空。”张霞说,“贾春玲后来渐渐明白,你能得到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经历了什么。”

贾春玲最近喜欢上一款火爆的电视综艺节目。节目中,30位明星“姐姐”以她们“三十而励,重塑自我”的精神和优秀的舞台表现,重新抢占观众的视线焦点。在此之前,她们大多经历巅峰,却在时代洪流中,被遍地开花的少女系“后浪”们挤出舞台中央。

贾春玲乐于从节目中寻找重塑自我的勇气和希望,也很享受那份真切的代入感——除了领导,几乎所有人都叫她“玲姐”。尽管这位“大龄”女排长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更不曾站上巅峰,但她的身上却已透露着“乘风破浪姐姐”应有的那份成熟和稳重。

回归现实,她依旧勤勤恳恳、努力拼搏。排长任期已满一年,她曾渴望站在舞台的“C位”。如今,她更希望把自己埋藏在隐秘的角落,享受奋斗带给她的充实感。

北京时间21时,远在辽宁的父母已经被夜幕赶回了家,贾春玲仍在祖国西北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奔跑。

此刻,夕阳温暖地洒在贾春玲身上。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没有比较,没有对手,她只顾一路向前。(汤文元)

(责编:黄子娟、王政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