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鏖战高加索,磨砺守卫和平之功

——“高加索-2020”战略演习中方参演部队回顾

2020年09月30日13:01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我军参演官兵操作使用俄军武器装备训练。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9月26日,“高加索-2020”战略演习在漫天沙尘中落下大幕。多国部队在狂风中接受沙场阅兵后纷纷挥手致敬、相互依依惜别。

硝烟散尽时,兵马归营去。虽然卡普斯京亚尔靶场已恢复宁静,但围绕着对此次演习的总结反思,中方参演官兵的内心却难以平静。

这是一次战略共识在军事合作交流领域的深化拓展。在全球携手抗疫的重要时刻,我军仍派员参加“高加索-2020”战略演习,是继“国际军事比赛-2020”之后,本年度最大的对外军事合作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性,全面展现了两军深化军事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对于提升携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这次演习具有战略意义大、国际关注度高、实战意味浓、协同水平高等多重鲜明特点。

俄军指导我军参演官兵操作防空导弹。

这是一次空中远程投送能力的磨砺锤炼。此次演习地理位置远,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护前提下,组织部队顺利参演,是各级重点关注的问题。反复权衡后,经报上级批准,西部战区决定采取空中远程定点投送方式组织兵力机动。此举,既可避免远距离长途机动面临的疫情风险,还有助于锤炼我军空中远程定点投送能力,一举多得。于是,在面对新航线、新机场、新装载方式等背景下,某航空兵师运-20飞机领命出征,多机编队跨境远程飞行,向演习预定地域定点投送重型装备和人员物资。负责拟制飞行计划的该师飞行大队龙贻飞大队长说:“运-20机组来回连续飞行时间超过15个小时,这样的历练是难得的,收获是巨大的。”

中俄两军协同打击“敌”装甲目标。

这是一次适应陌生环境能力的艰巨考验。高加索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是啥样?我军参演部队抵达后有什么基本后勤保障?……出征前,每名官兵心里都有许多问号。没有当面磋商对接、没有组织现地战场勘察,参演部队却要在抵达陌生复杂的预定地域6天后就投入演习行动,考验是巨大的。如中方参演部队合成战斗群指挥员裴晓磊所言:“中国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我军参演部队以顽强的战斗作风、快速的“战场”适应能力,经受住了安营扎寨任务重、训练节奏转换快、任务计划变化大等诸多挑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外军称赞。

这是一次成建制使用外军装备的探索尝试。武器装备对于军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演习前,中俄双方达成共识,我军参演部队可按演练作战编成和作战任务,使用俄军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防空导弹等武器装备。于是,参演部队抵达第二天就接装训练、第三天就参加全流程合练、第四天就进行多弹种实弹射击。中方官兵操作使用武器装备的学习热情、专业素养,得到了俄军高度认可。当问及我军官兵为何能快速掌握俄制装备操作要领时,官兵们回答:苦练加巧练。苦练,是面对漫天风沙,我军参演官兵仍然趴在坦克上学习、扛着防空导弹训练;巧练,是部队出征前,他们已对相关理论知识展开学习研究。

中方参演官兵驾驶俄军坦克对“敌”开火。

这是一次全过程作战筹划的深度融合。联演中,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队作战筹划与控制要素主任黄宏愿发现,大家的客套话少了,研究作战问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多了。尤其是在联合作战筹划中,双方坦诚相待、没有保留,越来越有一家人搞训练的味道。比如,俄南部军区副司令穆拉多夫中将带着作战地图主动走进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中军帐里中文、俄文两张图,未经事先沟通,却描绘出同样的战场态势;同样,对演练中的任务理解、力量编成、作战协同等问题,两军指挥员都不谋而合,体现出了较高的默契程度;演练间隙,俄军还将叙利亚作战经验与参演部队分享,展现出两军交流合作的加深和互信友谊的巩固。

演练中空地协同向“敌”前沿发起冲击。

这是一次现代防御反击战的提前预演。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实兵行动演练中,担任俄语翻译的军事科学院李抒音研究员就看出了门道。在她看来,俄军在演练中充分发挥机动快、火力强、协同效率高等特点,短短45分钟时间,就出动了多个作战群、演练了上百个课目,充分展示了其捍卫国家安全和打击国际恐怖组织的能力。置身现场,面对实兵行动演练中出现的新武器、新系统、新弹药,中方参演部队官兵作为参与者、见证者,对未来防御反击作战的战场环境、战法运用、协同要点等方面,也都有了许多新认识。

沙场砺兵,滚滚铁流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碾出的道道车辙,亦如在中方参演官兵心中刻下的道道印记,历久弥新……(摄影报道:杨晓波 李晓东)

(责编:陈羽、马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