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一個導彈專家的定力與情懷

——第二炮兵某導彈旅高級工程師譚清泉獻身強軍實踐紀實(下)

2014年04月19日14:30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個導彈專家的定力與情懷

譚清泉在工作崗位上忘我奮斗。彭偉 攝

  山坳裡,一棵大楓樹,蒼勁挺拔,根深葉茂,宛如一名忠實的哨兵,年復一年守衛著近在咫尺的導彈陣地。

  第二炮兵某導彈旅高級工程師譚清泉猶如這棵大楓樹,任山外繁花似錦,我自巋然不動,38年如一日堅守在導彈陣地上。

  堅守山溝38年,7次放棄調離機會。他心無旁騖默默耕耘——

  兵齡越來越長,根越扎越深

  38年間,譚清泉先后有7次調離大山的機會,他卻一次次選擇了堅守。

  那年,軍校畢業不久,他正在連長崗位上干得風生水起,意外地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

  打電話的是他當排長時的老領導。惜才的老領導想把他作為優秀干部選調到第二炮兵裝備部機關。

  在許多人眼裡,這是夢寐以求的機會,譚清泉卻婉言謝絕:“到機關,可能工作舒適一些,照顧家能多一些。可我學的是導彈專業,在基層導彈部隊更能發揮我的作用。”

  從那以后,譚清泉從副營長、營長、裝備部長、副旅長到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如願以償地成為了第二炮兵響當當的導彈專家,他的軍銜也由當初的中尉逐步晉升為大校。

  兵齡越來越長,他的根越扎越深。

  那年,第二炮兵機關某部准備調一名技術干部擔任導彈計量專業高級工程師,譚清泉又一次成為頭號人選。

  沒想到,他再次回絕。理由很簡單:“我是旅裡培養多年的導彈專家,旅裡這幾個批次的導彈,陣地上每一台裝備,我都很熟悉,怎麼能甩手走人?”

  后來,譚清泉受邀到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擔任某科研項目評委。評審會上,他精彩的點評、縝密的論斷令人刮目相看。

  會后,一位擔任領導職務的老同學找到了他:“你的技術這麼好,到北京的科研單位發展更有作為。”

  當時,譚清泉的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如果調到北京,一家人就能在京安家團聚。

  然而,譚清泉依舊沒有動心:當時,旅隊執行實彈發射任務命令已下,部隊開拔在即,自己作為技術總把關,怎能一走了之!

  第二天一大早,他悄悄踏上了歸隊的列車。臨走時,他給老同學留了言:“能搞科研的人很多,而眼下旅裡導彈發射的技術總把關隻有我一個,我走了,官兵們怎麼看我?”

  從旅總工程師崗位退下來后,旅領導考慮譚清泉年齡大了,在基層工作身體上吃不消,極力推薦他到基地機關工作。基地領導考慮他專業技術全面,也先后3次征求他的意見,准備調他到上級機關工作。

  譚清泉仍然堅持留下:“我在這幾條溝、幾座坡待了大半輩子,對這裡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舍不得走啊。”

  就這樣,默默堅守38年,從青春飛揚到兩鬢斑白,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了摯愛的導彈陣地。

  一次次推掉榮譽,一次次退居幕后。他堅守本色不計得失——

  名氣越來越響,名利心越來越淡

  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作戰部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當選省人大代表……旅史館裡,譚清泉的名字出現頻率最高﹔營區櫥窗,展示著譚清泉各種成績﹔在官兵心中,譚清泉是耀眼的“明星”。

  然而,鮮為人知的,卻是他一次次推掉榮譽,一次次甘居幕后。

  1989年年初,作為聞名第二炮兵的某部標兵連連長,譚清泉被任命為所在發射營副營長。然而,屁股還沒坐熱,部隊便受命執行某型武器發射任務。為確保任務圓滿完成,旅領導點將讓他重回控制連任連長。

  那次任務,譚清泉為發射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研究立功受獎時,營黨委決定為他報請二等功,他卻讓給了連隊的發射控制師。

  按理說,任務一結束,譚清泉就該回到副營長崗位。可由於工作需要,他又在連長崗位上干了一年。等再任副營長時,他已在連長崗位上干了4年,比正常情況下調職還慢了一年。

  有人勸他找找旅領導,他卻說:“多干一年,多打了一枚導彈,值!”

  當副營長期間,譚清泉所在旅組織某型導彈陣地綜合治理。由於他技術精湛,治理到哪一個營的陣地,組織上就臨時調整他到那個營擔任副營長。有人說他“荒了自己的地,種了別人的田”。他笑著說:“哪枚導彈不是連著國家安危?”

  2007年,部隊執行實彈發射任務,譚清泉已卸任總工程師職務。由於新任總工程師另有任務,譚清泉再次領命出征,並創下了該型導彈發射的多項紀錄。旅黨委再次為譚清泉報請了二等功,譚清泉依舊推辭:“我做的工作都是份內的事情,立功就免了。”

  2003年,由於專業技術過硬,譚清泉被評為“第二炮兵導彈專家”。2008年續評了一次。去年年初,第二炮兵組織新一輪“導彈專家”資格評審,按照慣例,現任專家隻要申請,便可優先續任。

  當旅黨委征詢譚清泉意見時,他主動提出不再續任:“這個層次的導彈專家旅裡隻能評一個,如果我還續任,年輕人就少了一個評選機會,專家只是一個稱呼,我從專家的位置上退下來,照樣可以干著專家的活。”

  戰友們都說,老譚的名氣越來越響,名利心卻越來越淡了。譚清泉說:“我與導彈相伴多年,隻為自己愛這行,願意干這行,從來也沒有想著靠導彈去圖點啥。”

  沒時間照顧家庭,顧不上親人生活。他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離家門越來越近,團聚時間越來越少

  “隨軍前,爸爸一年才回一次家。隨軍后,還是好幾個星期見不到爸爸。媽媽說,晚上我睡著后爸爸才回來,早上還沒醒爸爸就上班去了……”

  這篇《爸爸不在家》的作文,是譚清泉的兒子1995年參加第二炮兵政治部組織“火箭之光”征文比賽時寫的。

  那時,年幼的孩子跟隨母親隨軍不久。而譚清泉所在的導彈旅正處於轉型期,身為裝備技術部部長的他每天在辦公室和陣地兩頭奔波,有時候忙得幾天不回家。

  2003年春,非典肆虐。正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大一的兒子,因學校停課回到家中。當時,譚清泉的妻子患上功能性子宮失血症,暈倒在家中,擔任總工程師的他卻在深山陣地上。

  躺在病床上,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妻子拉著兒子的手,喃喃地說:“兒子,我不擔心你,因為你以后要成家,你的妻子會照顧你。我最放心不下你爸爸,他一點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我怕我走了,沒人照顧他。”

  想起這些年母親的種種艱辛,兒子打開電腦,含淚寫下《父親節,為母親流淚》一文。

  至今,兒子的這兩篇作文,一直縈繞在譚清泉心頭。每每想起,他的內心滿是歉疚。

  懂事的兒子打小就不讓他操心,幾次轉學都很快適應環境,成為班上的佼佼者。2002年高考,兒子考出駐地所在縣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績。

  大學畢業,兒子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北京一家公司工作。

  去年國慶節,兒子帶著女友千裡迢迢趕回家舉辦婚禮,他卻在大山深處的訓練一線抽不開身。

  休息時,他抽空給兒子發了一條“道歉”短信。兒子回道:“爸爸,婚禮只是一個形式,並不重要。您放手干好您的工作吧。我一直以您為榜樣,更因為有您這樣的父親感到自豪。”

  讀到短信的那一刻,譚清泉淚流滿面……

  “欠妻兒的,退休后還可以彌補﹔欠戰斗力的,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走過那挺拔的大楓樹,譚清泉挺了挺消瘦的身軀,毅然又走進了那神秘的導彈陣地。

  身患肺癌依然惦念陣地,他像托舉導彈騰飛的發射架——

  繼續工作,就是對我最好的治療

  2011年6月,譚清泉被檢查出患有肺癌。

  那一夜,仰望滿天繁星,他思考著自己生命的意義:人生在世為了什麼?該怎樣面對生死考驗?

  堅強的他,很快就坦然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病魔。他安慰妻兒:“放心,我這個老兵一定能打敗癌細胞!”

  同年7月,譚清泉做了肺葉切除手術。僅在家休養了幾個月,他便找到旅領導要求參加執行任務。

  當時,該旅正在為執行實彈發射任務做准備,旅領導擔心他身體扛不住,讓他休養。譚清泉急了:“我是干了幾十年的老兵,又是旅裡導彈技術把關人,這麼重大的任務,我哪裡坐得住。”

  經不住譚清泉一再請求,旅領導隻好答應了他。

  2012年,上級賦予該旅實戰化建設試點任務。他再次請戰,並負責多項重要任務的技術把關工作。他天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一線,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旅黨委多次勸他安心養病,戰友們紛紛勸他注意休息,妻子也對他說:“待在山溝裡吃苦受累幾十年,現在你老了,又得了重病,不能再這麼不顧死活了!”

  譚清泉卻動情地說:“繼續工作,就是對我最好的治療,隻有干起工作來,我才覺得自己不是病人。”

  做完肺部手術后,譚清泉走路稍快些,就會感到呼吸不順暢,但他仍然堅持去陣地。別人走得快,他跟不上,就提前出發。

  有的年輕人不理解:“這樣玩命干工作,圖個啥?”譚清泉說:“我啥也不圖,就是想抓緊時間多干點自己喜歡的事。”

  譚清泉說:“我這輩子,注定要與導彈為伴,注定要堅守在祖國的大山中。”

  還有兩年,譚清泉就退休了。他說,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有機會再打一枚導彈”。(費士廷 金鑫 蔡瑞金 王清勇)

分享到:
(責編:高澤華、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