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2030年前后我國國家海洋戰略前瞻

2014年05月28日16:27    來源:中國國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2030年前后我國國家海洋戰略前瞻

海洋維權:策略靈活手段堅決

2030年前后國家海洋形勢判斷及戰略思考

核心提示

2030年前后,國家海洋形勢發展趨勢及走向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矛盾沖突日趨尖銳、美國插手使矛盾激化、日本當局不會妥協讓步、既得利益國家不會輕易改弦更張。

對於海洋權益爭端,我們應改變僅通過提抗議、說反對、稱無效的做法。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加上堅定強硬的國家意志,才是有效維護國家利益的關鍵所在。

面對嚴峻的南海形勢,我們不能讓國家主權爭端和海洋資源被掠奪的局面無限期地拖延下去,而應運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斗爭謀略,爭取法律和道義制高點,切實有效維護國家核心利益。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海洋形勢現狀,當前應確立清晰的戰略目標,形成維權時間路線圖,制定可行的辦法和途徑,並循序漸進地抓好落實。

近年來,我國在涉及海洋權益斗爭中展現出了更加堅定的立場和靈活的斗爭策略,加大了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力度。面對仍然嚴峻的國家海洋形勢,我們應認真理解領會國家的戰略意圖,並為貫徹落實做出積極有效的努力。

2030年前后國家海洋形勢的基本判斷

我國是一個陸海兼具的國家,隔黃海、東海、南海與8個國家相鄰或相望,除渤海這個內陸海域外其他都存在主權爭議,且多數懸而未決。根據國家海洋形勢現狀及相關國家立場,筆者認為在2030年前后,國家海洋形勢發展趨勢及走向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矛盾沖突日趨尖銳。中國是海洋大國,但不是海洋強國。東海、南海周邊國家對我國海洋侵權行為得寸進尺:中日在釣魚島的巡視已常態化,多次出現過空中和海上對峙,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下令要擊落進入該空域的外國無人機﹔日本已確定在2018年前發射9顆衛星,專門用於應對日中海洋爭端﹔越南加速發展海軍力量,加緊與西方國家、日本合作﹔菲律賓積極投靠美國、日本,在所佔島嶼上構建永備工事及設施,還竭力將爭端國際化﹔南海、東海漁業糾紛不斷發生,一些國家還派出了軍隊護漁。

對於海洋爭端,多年來我國採取的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相關國家卻以為我軟弱可欺,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資源掠奪,同時竭力爭取國際社會支持,拉攏有利益關系的國家並與之結盟,積極發展海上軍備等。隨著主權和資源矛盾的日趨尖銳,海洋主權爭端極有可能發展到軍事斗爭領域。

美國插手使矛盾激化。近年來,奧巴馬政府積極推進“重返亞洲”戰略。美國為了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將繼續推進對亞太地區的“再再平衡”戰略,極有可能以多種形式介入事關我國海洋主權的斗爭。美國多次和與我存在海洋主權爭議的國家進行聯合軍演,在客觀上起到了對其支持打氣的作用﹔美國還不顧二戰后形成的國際公約和歷史共識,公然支持越南、菲律賓等國對我提出非法領土要求。盡管美國當局多次聲稱對海洋主權問題不持立場,但美國的深度干預,已使亞太形勢不斷惡化。

日本當局不會妥協讓步。安倍上台后十多次出訪,積極拉攏並竭力煽動相關國家與我對抗。在2013年版《防衛白皮書》中,公然提到在釣魚島可能會發生軍事沖突﹔日本的領土要求一旦得逞,其國土面積將由現在的世界第66位上升到第6位,並可徹底解決能源匱乏問題,也為擴充軍隊、走出國門和進入聯合國安理會增加了戰略籌碼。日本未來無論哪個黨派執政,都不太可能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做出妥協和讓步,對此,我們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既得利益國家不會輕易改弦更張。四十多年來,越南、菲律賓等國,肆無忌憚地開採和掠奪我海洋資源,有的甚至採取國際招標方式加快勘探和開採,非法所獲的經濟效益在其國家GDP中佔有很高比例。這些從我國海洋中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的國家,決不會輕易改弦更張,更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掠取的既得好處。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康哲(實習生)、張玉珂)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