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地方大學畢業的曲博士來到激光陀螺研究所報到。跟想象的不一樣,這裡既沒有歡迎儀式,也沒有寒暄客套。面試和介紹環節都在實驗室裡自然開始,給他一種既耳目一新又踏實苦干的感覺。一位教授在大型轉台前忙碌完,放下手中的實驗工具直接用沾有機油的手拿起曲博士的簡歷看了起來,不時問一些學術問題。來到另一位教授的辦公室,桌子上滿滿的擺放著儀器設備,一看竟分不出是辦公室還是實驗室,談話一開始,教授就說:“我們這兒就是這樣的,你可要有思想准備啊”。這嚴謹務實的作風深深的吸引了曲博士。
第二天,曲博士就“入鄉隨俗”,加入到了科研一線。他先是被分配到總成實驗室,從裝盒、旋螺釘、涂膠密封等小事做起,后來又負責激光陀螺測試、信號檢測。“工程無小事!”這些看似瑣碎的環節,都是激光陀螺研制生產不可或缺的。在這裡工作半年后,曲博士掌握了激光陀螺的整體結構和工作原理,更加深了對工程技術的深刻認識。下半年,他又加入到激光陀螺鍍膜實驗室,開始了學習鍍膜工藝,從真空技術到材料科學再到薄膜光學,每個學科都涉及到了,每個工藝環節都反復細致的摸索,年輕的曲博士快速成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