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發生在南極的故事在我國精密計量領域廣為流傳:某科考隊攜帶一台購自國外的碘飽和吸收穩頻激光器去南極執行科考任務,到達南極后才發現激光器不出光。國外廠家為防止技術泄露將激光器死死地密封起來,科考人員無法打開更無法維修,隻得將激光器寄回國外,科考任務隻得擱淺……
碘飽和吸收穩頻激光器是精密測量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它是長度單位“米”的國際基准,被稱為最准確的“尺子”。很久以來,我國一直沒有掌握該技術,歐美國家借此對我進行封鎖,致使該技術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的瓶頸。
南極科考隊的故事一直敲打著激光陀螺創新團隊的神經,做我國自己的“尺子”成為縈繞在他們心頭的夙願。2009年的一個冬夜,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地下實驗室裡燈火通明,測試儀器的屏幕不停地閃爍。國防科技大學激光陀螺創新團隊研制的新型碘飽和吸收穩頻激光器正在這裡測試。“好,很好!” 參加測試的張教授看著顯示屏上繪出的測試曲線,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測試完成,各項指標均超過了國際標准。同時,該激光器還具有抗高低溫、快速啟動等優越性能,是一把名副其實的好用、耐用的“尺子”。這是激光陀螺研究所在精密計量領域的又一個成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