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做人當學水之“善”

■田桂明

2014年07月22日06:30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做人當學水之“善”

  “知善致善,是為上善。上善之善,首推為水”。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句“上善若水”,千百年來口口傳誦,被許多人奉為至理名言。

  上善若水,若水的什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善於給萬物以好處,卻從不爭一己之私。在別人不願意待的地方,它安之若素,所以接近大“道”。水乃生命之源,天地之間,生靈世界,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卻從不張揚自身的存在,更不炫耀自己的貢獻﹔它剛柔兼濟,是以柔克剛的“高手”﹔它包容萬物,但又從來沒有失去過自我﹔它愛憎分明,不斷演繹著舟載舟覆的活劇﹔它向往自由,喜歡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中淺吟高歌﹔它崇尚抱團,即使碎到極致,即使相隔萬裡,也要千方百計走到一起﹔它有時化有形為無形,有時又化無形為有形,卻從不猶疑,從不抱怨,隻為適應自然,涵養自然,正可謂大象無形,上善無聲。

  老子講,水“心善淵,與善仁”。不言而喻,水的品質在於胸懷廣闊,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同類”之間從不你爭我斗,而是兼容並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點滴起步,由小到大,聚成江河,集成湖泊,匯成海洋,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於“異類”,水的品質亦是從不排斥,融溶之間,一切順其自然,與人為善,和諧相處。包容是和諧的前提。正因有其“心善淵”,也才有其“與善仁”。做人,就要學水之“心善淵”,做水之“與善仁”,以宏遠之心看待世界,以淡泊之心看待自己,以仁厚之心看待他人,切莫自我封閉,固執己見,狹隘偏激,小肚雞腸。

  水之“善”,是多方面的。“言善信”,它是行動的巨人,是言行一致的行者,聲響到流必到,說到做到,絕不虛與委蛇。“政善治”,它按客觀規律辦事,滌蕩污垢,激濁揚清。“事善能”,一定意義上講,水是無所不能的。它忠於職道,恪盡職守,服務萬眾,造福世界,把能量發揮到極致。“動善時”,它能夠因時而動,順勢而為。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夠做到任時光流轉,雖世事變遷,“我自巋然不動”,生生不息。

  但水也有被誤解的時候。人們常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沒錯,人生就像攀大山,人要胸懷大志,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雄偉的抱負,要有強烈的進取心,要不斷攀越。但是,“水往低處流”就是不求上進,自甘墮落嗎?其實不然。老子講,水“居善地”。水能夠很好地給自己定位,不往上跑,專往下走。其實,高與低總是相對的,沒有低,哪來的高?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做人難道不應該如此嗎?眼睛向下,腳踏實地,正是人生奮斗的真諦所在,反之,失去根本,則南轅北轍了。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