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總裝某部科研所研究員:偽裝“假作真時真亦假”

2014年07月24日04:4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偽裝,“假作真時真亦假”

世界早期迷彩服

外軍充氣式假坦克

外軍數字迷彩飛機

“量子隱形”技術隱身

  張拴勤,主持和參與重要科研項目20余項,獲發明專利14項、軍隊科技獎10余項,獲總裝“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科技創新貢獻獎和第八屆中國“發明創業獎”。

  視點提示

  盛夏,紅藍雙方一場斗智斗勇的實兵對抗演練在南方某地拉開戰幕。驀然,紅方陣地上空彩光四射飄逸,機動部隊俄頃從戰場上“消失”﹔面對“遁形”紅方,藍方立即調用無人機等偵察利器,採取光學、紅外、雷達等手段,實施地毯式搜索,追蹤其“蛛絲馬跡”。雙方隱真示假,攻防博弈,高潮迭起,將現代戰爭偽裝術發揮至絕妙境地。

  仿生 “偽裝大師”巧勝天敵

  自然界中,漫長的進化與變異過程,為眾多生物贏得了天然“偽裝大師”的美稱。

  軍事偽裝源於兵家初始的仿生意識。人們知道,生物可通過模擬環境背景色彩與形態等特征來巧勝天敵,這為軍事偽裝帶來了重要的科學啟迪。

  變色龍等生物在長久的自然選擇進化中發展出獨特的“保護色”偽裝,始終能與變化的背景巧妙融合﹔斑馬身上有著黑白相間的條紋,運動時身軀輪廓會呈現變幻不定的效果,讓捕食者難以鎖定目標。

  幾千年前,在美洲部落中已開始應用最原始的偽裝術,人們在打獵時披覆著動物的皮、羽毛或者樹枝來偽裝自己,待接近獵物時突然投矛或攻擊。偽裝的軍事應用還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輕騎兵和土耳其巴爾干的偵察兵,他們佩戴著包覆狼皮的頭盔,身著各種毛皮服裝。直到今天有些國家的軍禮服仍沿用毛羽作為裝飾,這都是古老的偽裝痕跡。公元4世紀,羅馬人為對付野蠻的海盜,將船帆和繩索染成大海般的藍色,船員著藍色短袖上衣,臉部也涂成藍色,收到了很好的偽裝效果。二戰中,最經典的戰例是前蘇聯運用一系列偽裝術,讓克裡姆林宮巧妙融入環境中,在德軍眼皮底下神秘“消失”,成功躲避了一次次狂轟濫炸。

  如今,仿生偽裝技術已不再局限於單純模仿,如法國在研的一種生物偽裝衣,不僅可以變換服裝色調來適應周圍環境,還能屏蔽雷達和探測器的偵察。受蝴蝶翅膀中有無數顯色和不顯色鱗片的啟示,科學家研制出一種特殊織物,可隨地貌變化而交替呈現不同顏色,使敵偵察儀器難以發現。

  迷彩 “隱真示假”因敵而變

  迷彩,可謂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偽裝之一。一戰期間,法軍曾使用了模仿斑馬帶狀花紋體色組成的多色迷彩,但因分布很有規律,圖案較呆板,很容易被識破,使法國在戰爭中遭到了慘重損失。戰后,多國開始著手試驗將迷彩偽裝應用到士兵服裝上。從1930年開始,德軍迷彩偽裝的研究與裝備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森林中的櫟樹枝葉一年四季可隨陽光變化而變化。

  二戰后,由於單一色彩無法滿足偽裝的需要,多色塊組合的迷彩服便應運而生。此后軍用車輛、坦克、火炮、導彈也涂上迷彩涂料,使得重型裝備也能更好地避敵偵察。此外,迷彩色調也不再單一,如在沙漠中顏色多以土黃色和褐色為主,雪地服多為白色,海軍的海魂衫則做成了藍白相間色。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給所有武器裝備涂上迷彩色,並用充氣薄膜、泡沫塑料制成假目標,其外型和色彩、光澤幾乎可以亂真,加上反雷達、反紅外探測偽裝網應用,一次次騙過美軍偵察衛星,有效地保護了重要軍事設施和武器裝備。

  如今隨著高科技迷彩偽裝術不斷突破,數字化迷彩開始進入實質性研究和試用階段,美軍於2003年開始列裝數字化迷彩服,其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部隊都已用上了這些新裝備。

  隱形 “透明戰場”適者生存

  現代戰爭提出了精確化、實時化、快速化等全域適應性偽裝保障目標,要求偽裝保障要能具有“動”和“變”的本領,做到敵變我變,可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有效對抗各種偵察、監視或精確打擊。

  利用可控變色材料實現背景融合偽裝。這與變色龍色素交融變換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各國重點研究課題。據悉,美軍近來推出的“變色龍”偽裝衣,便是基於“全波譜變色效能”而開發出的新型變色蛋白質纖維,它可隨環境變化而自動變色,實現自適應偽裝。

  利用主動成像技術實現自適應偽裝。據悉,德國可通過一種先進柔性技術,顯示不同的虛擬景象,來實現目標在可見光波段的自適應隱身。美軍推動實施的“變色龍計劃”,對各種車輛均有良好隱身效果,據稱,已在阿富汗戰場進行了實戰驗証。

  利用超級材料實現自適應偽裝。近來,國外科學家聯手研制出一種絲狀材料“隱形斗篷”,據稱,能夠折射、扭曲所有波段的光線,從而達到全隱身效果。加拿大科學家還推出一種“量子隱形衣”,格外引人注目。據稱,此衣無需借助電源等輔助手段,即可使光線發生彎曲,從而實現被保護目標全隱身。

  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可以預見,隨著新型超級隱形材料的突破與運用,未來戰爭舞台必將上演“適者生存”的新版活劇。

  探秘偽裝

  “變色龍”之術 不容忽視

  “兵者,詭道也。”偽裝鑄盾隨戰爭誕生而誕生,隨軍事發展而發展。

  現代信息化戰爭中,隨著精確制導武器打擊能力空前提高,“發現即摧毀”已不再是神話。而從此意義上講,兵家在強調“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強調“發現敵人,偽裝自己”。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軍事強國圍繞對付高技術偵察和精確打擊系統的現代偽裝防護技術可謂異軍突起。據外電報道,近期美國、英國、以色列、日本等不斷加快推進各自日趨成熟的“變色龍”偽裝防護計劃實施,其偽裝重點已從單兵擴展至裝甲車輛和飛機、艦船等多種防護目標。

  而今,軍事強國正以先進核心技術為牽引,推動現代偽裝技術加速向多譜性、多樣性、自適應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先進自適應偽裝技術的突破、應用與發展,將使“假作真時真亦假”在現代版戰爭舞台上更加出神入化。(殷勇 李彥 陶佑林)

 

分享到:
(責編:何天天(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