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善做減法為戰斗力增速

■凌建國

2014年09月10日05:21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善做減法為戰斗力增速

  近日,報載兩則新聞讓人叫好。一則是沈陽軍區某炮兵團軍械員丁龍研制“可調式充電器”,有效解決了“充電器不能承受之多”的困擾﹔另一則是廣州軍區某醫院主動控制實際展開床位數量,為開展常態化訓練騰出足夠力量和時間,應急機動衛勤力量檢驗評估總分位列戰區第一。

  說到加強戰斗力建設,不少機關和部門第一反應就是“添磚加瓦”多做“加法”,導致各級文電、檢查組、大項活動紛紛涌向基層。另一方面,一些基層部隊“爭先創優”意志過強,哪裡有評比,就把資源集中到哪裡﹔哪項工作容易“出彩”,就優先干好哪項工作。

  長征途中,紅軍忍痛炸掉自己的重型裝備和輜重,才換來了速度和生存。堅持戰斗力標准,也必須剔除干擾中心、影響打贏的包袱,讓精力和資源最大限度地聚焦到能打勝仗上來。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些軍隊人大代表直言“實戰先實訓,打贏先打假”“在破中立,向實處落”,強調既要會做“加法”,更要善做“減法”,在一“減”一“增”中讓戰斗力標准真正在部隊立起來落下去。

  善做“減法”,還涉及一個政績觀和權力觀的問題。現實工作中,一些領導和機關熱衷於獨辟蹊徑、玩新概念、上大項目,以求出彩亮相謀政績﹔還有一些領導和機關總是高估自己,對基層不放心,習慣於像保姆一樣代替包辦,人員安排精確到個位,工作計劃排列到分鐘。殊不知,正是這些可有可無的“奇招”“高招”,讓基層逐漸喪失主動性和創造力。

  雖然和平時期少了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但部隊建設仍然有其特定的內在規律。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面對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迫切需求,我們必須沖破部門和個人的利益藩籬,確保人力、物力、財力等方方面面的資源最大程度地向提高戰斗力聚焦。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